本报讯(记者 满淑涵)10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我省通过实施“明天计划”共康复治疗儿童1218例次,通过“助学工程”共保障孤儿接受高等教育1896人次;先后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4.5亿元,加强对全省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孤儿大学生、困境儿童等人群的保障与关爱。
“我省现有0—17岁未成年人791.68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10.36万人,困境儿童81.7万人。”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郭惠敏表示,目前全省各市、县(市、区)已全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方位构筑“防火墙”,进一步织密“安全网”,未成年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3月,省民政厅联合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救助服务机制,落实监护照料责任。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建立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加强对困难家庭的重病、残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和专项救助,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将更多儿童纳入制度保障范围,享受政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