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席专家李秀惠说,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和品种很广泛,临床中常见的有抗结核药物、抗生素、抗肿瘤化疗药物等。
药物性肝损伤也许就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很多人热衷于吃保健品,这很有可能导致肝损伤。很多人认为保健品有益无害,吃起来多多益善。其实不然,保健成分也是药物成分,怎么吃、吃多少也需要进行辨证。滥用保健品有害无益,轻者用后有不舒服症状,重者会出现肝肾的损伤。
笔者曾治疗一位年轻女士,她从国外购买了一种通便减肥产品,用后导致肝功能异常,只得住院治疗。还有一位30多岁就生白发的女士,为了乌发,从网上购买了生何首乌粉,回家服用一周后出现了乏力、尿黄症状,到医院检查得知肝功能严重异常,不得不住院治疗。何首乌生粉有毒性,泡到酒里服用也会增加其毒性。古人把何首乌九蒸九晒反复炮制后才会入药,炮制方法不对,服用后很容易出现肝损伤。
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很复杂。目前最新研究认为,有直接肝毒性的药物所造成的肝损伤与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长短有关系。比如治疗肿瘤用的化疗药物、治疗结核病用的抗生素药物,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权衡利弊,给予患者保护措施,注意监测肝功能。
还有一种特异质型药物性肝损伤是不可预测的,与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人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不同的人临床表现可能也会不一样。人的遗传易感性在药物性肝损伤发生中也有一定作用,比如某些基因的特定等位基因与药物性肝损伤有关,有这种等位基因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部分药物还可以通过抑制胆汁酸外流,致使胆汁淤积,从而造成肝损伤或产生黄疸。
出现肝损伤之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切不可自行找药吃。患者在药物性肝损伤恢复后,如果再次使用了同类药物或其他可以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可导致病情反复,出现更加严重的肝功能异常表现。有的药物性肝损伤病情很严重,可出现重症肝炎或肝衰竭,需要抢救治疗,甚至需要肝移植挽救生命。有的病人用损肝药物时间比较长,个人又是敏感体质,出现肝损伤后,治疗6个月仍效果不理想,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需要停用原先用药或保健品。但是对于正在治疗的患者是否需要停药、如何停药,应由医生判断决定。通常医生会给患者保肝降酶、利胆退黄的药物。病情严重的,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或灌注、血浆置换,甚至肝移植。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果出现肝性脑病特殊情况,要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药物性肝损伤并没有传染性,患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大可不必担心。
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