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突出特色强化党建引 领培根固本提高履职质效
——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编之二
   破解“两个薄弱”推进市县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 政协韩城市委员会

  近年来,韩城市政协把争取党委重视、增强工作力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为解决“两个薄弱”问题的关键点、突破点和着力点,有效提升了政协工作整体水平和质量。
  争取党委重视,抓住解决“两个薄弱”问题的关键点。在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难题方面,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利用市委常委会等平台,就“两个薄弱”问题经常性向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亲自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协助市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力量配备和政协机关干部的提拔交流使用等刚性要求,为解决“两个薄弱”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多管齐下,找准加强工作力量配备的突破点。向市委提出成立委员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两个机构及增加事业编制的申请后,均得到批复。专委会主任、副主任作了相应配备并增加了8个人员编制,每个专委会组成人员8—10人,政协专委会“一人委”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目前,市政协组织架构为“一办五委一室”,在职干部职工47人,政协工作力量得到了极大充实。坚持“特色建室,服务兴室”理念,成立了4个委员工作室,出台了委员工作室实施办法,明确了有固定工作场所、有工作室标识牌、有牵头人、有委员基本信息、有工作内容、有工作时间、有工作制度、有规范工作记录等“八个有”的设立条件。同时,建立了开展一次宣讲活动、组织一次专题调研活动、至少提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为群众办一件好事、提交一件高质量提案、提供一篇文史资料等“六个一”的年度考核制度,由委员工作委员会负责考核工作,压紧压实工作室及委员责任。此外,还成立了一支由700余人组成的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和14个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站,及时反映群众愿望诉求。
   聚焦协商主业,把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着力点。进一步落实市政协会同党委、政府共同制定实施年度重点协商计划的工作机制,围绕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问题,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8—10个议题组织开展协商。今年增加协商密度,确定了30个协商议题,为助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献策。各专门委员会每年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确定2—3个议题,在认真调研基础上,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对口协商。如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农村污水处理、打造“全运韩城”等对口协商活动,都收到了良好实效。坚持每年开展三次界别协商活动,组织委员深入镇村、社区,察民情、汇民意、纾民困。今年确定围绕商贸物流业发展、乡村振兴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开展三次界别协商活动。积极探索开展切口小、方式活、见效快的“微协商”,把协商阵地前移到议题发生地,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先后就“西延桥噪声扰民、占道经营”“交通事故易发路段架设天桥”等焦点问题,组织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与相关部门现场开展了6次“微协商”并进行联合整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社会反响良好。
   搭建群众身边“小平台”做好协商民主“大文章”
  ■ 政协西安市灞桥区委员会

  灞桥区目前有政协委员工作室23个,自2018年9月创建以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形成了颇见成效的委员工作室建设模式。
  坚持“一个引领”,让委员工作室“红”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委员工作室建设的首要原则。区政协坚持“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的思想无盲区”,以党建为引领,让委员工作室“红”起来。一是筑牢思想阵地。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二是拓展党建载体。依托委员工作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市政协组织的“百千万”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政协温度。三是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委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党员委员服务基层群众、团结社会各界的重要阵地。如宋虎杰委员工作室为疫情筹集捐款200余万元,积极组建抗疫援鄂医疗队,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用活“一个抓手”,让委员工作室“动”起来。为确保每个委员工作室都能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区政协以“五个一”履职实践活动为抓手,指导工作室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一是把准定位。紧扣工作室职能定位,指导开展一次党史学习教育、一次“微协商”、提一条建议、为全运会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特色活动的“五个一”活动,着力打造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民主的渠道、汇智聚力的平台。二是突出特色。活动内容和形式紧扣政协职能、突出政协特色,避免将委员工作室变成“信访室”“活动室”。三是示范引领。定期通报“五个一”履职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典型案例和做法,组织全区委员工作室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如杨爱丽委员工作室积极参与“五个一”履职实践活动,组织基层“微协商”、开展委员宣讲活动、成立志愿者队伍服务基层群众,今年7月,她的委员工作室入选全国39个“优秀委员工作室(站)”,《各界导报》进行了宣传报道,为全区委员工作室树立了标杆,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夯实“四项机制”,让委员工作室“强”起来。一是严格实行准入机制。始终坚持严格的准入标准,坚持选择履职热情高、履职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委员参与工作室建设,同时带动周边或专业领域相近的委员共同参与。二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区政协为每个新成立的委员工作室挂牌,制定统一的信息公示牌和工作流程牌。每个工作室公开委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公开委员工作室工作流程,使群众一目了然。三是强化保障机制。区政协不仅从场地、制度、活动开展、转办机制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今年还为每个委员工作室争取了建设和活动经费,为工作室提供了坚实保障。四是完善评价和退出机制。将委员工作室履职效果纳入区政协委员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委员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如有违纪违法、履职不当或不履职的情况,一律责令退出。
   发挥优势 丰富内涵亮出政协文史工作特色
  ■ 政协旬邑县委员会
  近年来,旬邑县政协按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要求,提出了“丰富库室资料、征编精品读物、拓展工作内涵”的新思路,较好地发挥了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丰富内涵,广集内征,增加存量。始终把文史资料征集作为文史工作的基础,按照“三亲”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征集文史资料。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利用政协全会、常委会、文史座谈会、各党派团体联谊会等形式,广泛动员宣传,采用出具收藏证等办法,加大文史征集力度,使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新征集具有存史价值的“三亲”史料60多万字,库室资料由起初的2000多册达到5000多册。坚持广征博采,充分挖掘本地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资源,广泛征集旬邑人民在衣食住行、农业生产、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实物照片1400多张,光盘、录像带60多盘。以界别为依托,由专委会牵头负责,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征集本县区域内各级各界编辑出版的图书、镇志村史、族谱家谱等600多册,与省内外80多家政协交流文史资料400多册。目前文史资料室保存各类资料七大类5000多册。其中,本县出版的文史资料存量2000多册,极大地丰富了库室建设内涵。
   高点定位,注重质量,扩大影响。始终本着“为旬邑立史、为时代立鉴、为人民立言”的定位,着眼传承传统文化,投资78万元,挖掘整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剪纸艺术作品231幅、歌谣85首、传承人作品34幅。系统整理、编辑出版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一书,收录了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对库淑兰作品评论文章10篇,填补了旬邑在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的空白,充分展示了古豳独特民俗文化。同时编辑出版了《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豳韵·旬邑民间唢呐》《红色记忆》等文史资料。旬邑文史资料首次走进了中央美院、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高等学府文化殿堂,远播台湾汉声杂志社,为旬邑文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创新驱动,拓展主题,服务社会。始终坚持文史资料“走出历史、走出库室、走进社会”理念,无障碍开放、零距离接触、面对面阅读,不断增强文史工作社会效应。在政协机关设立文史资料室、阅览室、展厅、采编室,创设良好的读史阅览环境。同时,在全县10个镇办委员工作室设立了视频室,将文史资料系统整理,翻录成光盘,制作成视频,与镇办互联互通,实现了远程网上阅览。县政协将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定为“旬邑县文史资料开放日”,倡导全社会重视文史,激发社会各界人士“读史、用史、写史”热情,首次参与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达1200多名,当场发放文史资料2300多册,年均借阅人次达到千人次,使现存资料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坚持把文史工作与“书香政协”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开展政协文史资料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五进”活动,每年利用“委员活动日”“双走进”等活动,向基层单位赠送文史资料图书2000多册,使政协文史资料进一步走进社会、服务社会,达到存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效果。
   聚焦“双向发力”改进“两个薄弱”
  ■ 政协安康市汉滨区委员会

  近年来,汉滨区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突出主业主责,锐意工作创新,聚焦“双向发力”,改进“两个薄弱”,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履职答卷。
  提高政治站位,把好思想政治引领“方向盘”。切实发挥党组管大局、把方向、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提请区委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通知》,完善区政协党组统揽、机关党组主抓、各支部具体落实、党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专委会党支部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坚持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统领,以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学习研讨会,举办专题辅导培训班,举办“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切实增强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促进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号召委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履职定位、发挥优势作用。
   创新履职赋能,制定提升专门协商效能“路线图”。积极探索基层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途径,推进联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与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制定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同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协商制度,印发年度协商工作计划,明确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专题议政协商会议,提升提案办理协商、党政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频次,鼓励委员根据服务半径开展“微协商”“一线协商”,着力解决民主协商“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建成22个委员工作室,制定委员工作室工作制度、示范标准及考核办法,累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71条,开展“微协商”150余次,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丰富了“双走进”活动实践载体。在全区27个镇办建立政协联络组,落实镇办党委副书记担任联络组长,推进政协职能向基层延伸,确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在统筹安排重大民主监督活动的基础上,选派84名政策理论水平高、政治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委员,分别担任42个窗口服务行业民主监督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提升“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口碑。
   着眼“两支队伍”,打好力量配备“组合拳”。修订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委会联系界别和委员办法》《委员履职考评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及时调整更换因工作变动不能正常履职或履职不到位的委员,并根据委员履职成效,编辑出版了《汉滨区政协十五届委员会风采录》,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委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本届政协党组注重机关干部队伍配备,先后从机关内部提拔3名干部,从区直部门、镇办调进4名科级干部,充实机关干部队伍。政协机关干部共有29名,7个委室保证至少2名干部,未出现“一人委”现象。
  尽政协之责展科教之长 让“双走进”行稳致远
  ■ 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
  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自身在教育科技领域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优势,牢记“国之大者”,紧扣时代所需,恪尽为民之责,深化“双走进”活动,不断推进专委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政治建设,打通三级联动“直通车”。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新时代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创新发展。一是用红色资源培根铸魂。组织各市教科委负责同志和政协委员70余人,分别赴井冈山和西柏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增强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用理论武装导航强基。发挥理论宣讲主阵地作用,组织担任高校党委书记的省政协委员到渭南、安康、铜川等地讲党课,召开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实现理论共学、思想共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用云端会议凝聚共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分党组将党史学习教育搬入“云端”,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在直播间里学党史,分党组书记作“主播”,分党组成员接续“连麦”,其他委员在“云端会议室”互动交流,有效拓宽委员交流学习渠道,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深处迈进、向广度拓展。
  发挥科教优势,用好教育科技“金钥匙”。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积极开展教育科技进校园活动。一是开展委员进校园读书演讲活动。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赴高校开展读书演讲活动,通过讲党的创新理论、讲优秀传统文化、讲时代英模典型、讲青春学子情怀,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二是组织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联合科技馆把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热情,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的科学素养,让科技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三是组织科技知识辅导讲座。邀请航空航天领域的政协委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科普航空航天知识,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情系民生所盼,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利用网络协商传递政协好声音,把“委员活动日”做新做实,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客直播间,就群众关切的教育“双减”政策进行网络协商,通过政策解读、互动交流、留言反馈等形式分享教育观点,为家长和教育从业者们答疑解惑,为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拓宽社情民意渠道,邀请特聘专家、学者为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与中小学校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在加强立德树人、强化教育管理等方面予以指导,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扎实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组织有专长的委员在“延安精神读书”群,为500多名省政协委员开展7场线上专题辅导,使广大委员在“明理”上有新提高、在“增信”上有新感悟、在“崇德”上有新境界、在“力行”上有新担当。引导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勇担社会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今年以来,省政协教科委委员向部分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捐款10万余元,为困难党员和群众捐款2万余元,为企业赠送价值4000余元的防暑降温用品,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