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常委、宝鸡市副市长李瑛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加快补齐促进共同富裕短板
一、抓产业发展促增收。加快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夯实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础。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居民增收。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
二、抓就业创业促增收。落实农村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指导支持返乡人员发展休闲康养、农村电商等业态。探索龙头企业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支持企业通过提质增效拓展从业人员增收空间。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
三、抓改革创新促增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林农增收、森林增绿、生态增效。鼓励农民利用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四、抓政策保障促增收。健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社会救助,巩固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兜住民生底线。加快“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租房、廉租房,减少居民教育、卫生、住房等刚性支出,实现以减促增。
省政协常委、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平魁代表省民建
找准症结 精准施策 促进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更快增长
(一)制订更加积极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计划。深入贯彻党中央“共同富裕”战略部署,自觉将居民收入的“追赶超越”任务放到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至少3个百分点的目标推进工作,确保居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逐年提升。
(二)逐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力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提供相对长期和稳定的就业机会,增强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省内农民融入城市、常住城市提供更好的配套环境,使农民能够融入城市、落户城市。
(三)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抓手,在全省大力孵化、引进民营高科技企业。以“亩均效益”为抓手,推进县域工业园区集约发展。大力引进可以带动大量就业的外贸型外资企业。鼓励有潜力的非公企业逐步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四)大幅提高农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更多务工岗位。复制推广安康新社区工厂经验,带动本地农民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等产业业态,为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创造机会。
省政协常委、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学川
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夯实我省农民增收基础
(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强化金融支农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扩展“三农”业务,强化农村商业银行支农作用。创新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提标扩面增品、降低门槛、优化服务,完善我省农业保险制度。
(二)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提升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功能。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鼓励引导积累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渠道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高吸纳和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兼顾多方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利。
(四)落实和完善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落实农业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贴制度,推动建立绿色转型的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
省政协委员、省农工党秘书长刘勤州代表省农工党
持续提高我省城乡居民收入 实现“省强民富”
一、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建立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收益分配制度,使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提高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提高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建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实现劳动者报酬增长速度不低于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要利用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增强就业的广泛性、充分性和稳定性。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模式、审批流程简化和信贷产品创新,加大对民企贷款贴息及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把城镇农民工作为中等收入群体扩容的重点人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优化个体小微创业人员创新创业营商环境、社保服务、商业保险等劳动保障,助力更多小微企业创业者增收,壮大中等收入阶层。
省政协委员、提案委主任王宝成代表省政协提案委
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提升租住群众生活品质
一、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法规。对当前全省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存量底数、政策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适时制定《陕西省住房租赁条例》,推动我省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
二、支持企业参与,丰富供给主体。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支持各类企业参与住房租赁业务,构建多元化市场供应主体;支持国有企业利用闲置和低效利用房产,开展规模化住房租赁业务。
三、拓展房源渠道,增加市场供给。支持机构盘活区域存量住房资源,提供租赁关系稳定、条件良好的长租式品牌公寓;把租赁用地纳入设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低成本租赁用地供应;推进新建商品房项目配建租赁住房,逐步建立商品住房配竞企业自持租赁住房制度。
四、注重分类施策,精准保障供给。因地制宜推进公租房建设,加大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解决好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
五、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健全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落实租赁合同网上签约备案,实现住房租赁交易全流程监管;健全住房租赁监管联动机制,不断优化住房租赁市场环境。
省政协常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玉明代表省民革
激发智慧城市潜能 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优化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破解发展难题为目标,构建“省级统筹谋划、市级主导推动、区县组织执行、乡村落地落实”的治理新模式。
二、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化治理体系。按照“四个统一”原则,构建全面覆盖、信息共享、动态更新的“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智慧化城市治理体系。依托陕西省大数据中心建立社会治理云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实现便民服务目标。
三、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赋能城市高效能治理。以社会治理云平台为载体,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突破口,推进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实现空间全覆盖、地域无缝隙。拓宽网格化管理领域,加大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综合管理、督导考核、分析决策力度,让城市更加有序、环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便捷。
四、强化政策措施保障,激发智慧城市建设潜能。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各地市开展智慧城管信息化建设。建立数据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厘清各部门信息共享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强化人才队伍,加快培养大数据技术专业型人才。
省政协委员、宝鸡市政协主席何存贵代表宝鸡市政协
借力奶山羊产业 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一、下功夫解决奶山羊产能不足问题,提高“羊”收益。从良种引进繁育、加快规模养殖、饲草基地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让养殖群众真正见效益、得实惠。采取场户联营、分户扩群、股份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支持规模化养殖,解决生产能力不足问题。
二、下功夫延伸羊产业链,激活“羊”经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大做强莎能奶山羊良种基地,建立良种繁育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有效解决种源退化、科学养殖等问题。加大饲草基地建设,扶持建设奶山羊专用配方饲料场。配齐配强镇级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保姆式”技术保障服务。
三、下功夫完善利益连接机制,致富发“羊”财。牢固树立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产业、支持农民的理念,下决心解决好龙头企业奶源短缺、质量不稳、创新不足等瓶颈问题。高度重视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奶山羊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行业领先的世界知名品牌。支持引导龙头企业与个体养殖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运行体系,最大限度保护各方面利益。
省政协常委、省九三学社副主委陈怡平代表省九三学社
关于提高我省国有企业一线职工收入的建议
一、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逐步扩大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让职工工资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调高保低”的双向调节机制。
二、完善企业薪酬分配体系和职工业绩考核制度。发挥职工业绩考核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构建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制度。完善岗位工资和专项津贴,从根本上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
三、强化国有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和盈利能力。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引领作用,提升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为职工工资稳步增长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严肃查处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严重超时加班、漠视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等行为,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疏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构建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立技工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相贯通的政策机制,疏通人才成长通道,不断激发国有企业一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高山代表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生”根品质文化“活”态非遗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植根于人民群众当代生活中。积极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制定陕西“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鼓励企事业单位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探索市场化、企业化振兴渠道。讲好陕西非遗故事,推动非遗走出陕西、走向世界。
二、高品质精神生活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要加大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非遗展览、讲座、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全国性非遗节、民歌节和区域性展览,举办我省非遗博览会等展演活动,让人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加强非遗古镇古村保护,让村民在非遗传承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创造高品质物质生活。要立足陕西地域特色,提高非遗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其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非遗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中的作用,重塑非遗“品牌”,整合非遗产业链。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非遗美食文化街区,开发观光旅游体验非遗景点,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既添经济效益,又留自然之美。
咸阳市政协副主席杨美乐代表咸阳市政协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一、以市域带动县域,走好特色发展之路。按照市域发展格局,选取试点县(市),打破行政壁垒,制定优势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促进县域间产业分工协作,变大而全为大而专、小而全为小而精,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和比较优势。
二、以园区带动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园区整合,探索“多县一区”“飞地园区”等合作建园模式,培育一批产值高、集聚力强的专业园区。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持续提升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能力。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三、以城镇带动乡村,持续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城镇建设,推进扶贫开发、带动就业创业、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和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增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功能。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四、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多环节增值,把农民牢牢嵌入产业链条,尽可能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留在县域,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收益。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本版图片由记者 杜静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