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荣)9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省水利厅副厅长白凡在介绍我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时说,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我省受灾人口已达442.48万人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6.07亿元。其中底数不清是造成灾害损失严重尤其是人员伤亡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省是一个多灾易灾重灾的省份,“十三五”以来,全省平均每年发生各类自然灾害400余次,造成509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3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
自去年9月开展普查工作以来,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统一部署,我省积极探索、强化协同,多部门、多层级合力推进工作,省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等任务部门均成立行业普查机构,印发部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团队优势,积极推进普查工作。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70%以上。其中,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全省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等8种气象灾害的致灾信息调查,共享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气象灾害重要承灾体信息及历史灾情信息。
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李涛介绍,在调查基础上,省气象局开展主要承灾体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脆弱性评估,进而掌握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主要承灾体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以此绘制分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谱,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气象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权威科学的决策依据。截至目前,全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已全部完成,面向全省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正在有序推开。
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是本次普查工作中总量最大的承灾体,点多面广,实际存在的既有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都是调查对象。
省住建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金冀表示,通过本次普查,省住建厅将彻底摸清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底数,建立互联共享的省、市、县三级集房屋建筑、市政设施等要素信息为一体的承灾体调查成果数据库,支撑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评估。
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实际,省住建厅确定省、市、县三级调查部门职责,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依托乡基层组织建立调查队伍,指导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制定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指南、质量控制细则等工作标准,加大对市、县调查部门的培训力度,强化质量管控,建立健全调查数据质检和审核机制,确保数据的可核查、可追溯、可问责,以确保调查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