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飞线充电”:小区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8月16日,西安市丰元小区2号楼,一根电线从5楼“飞”下给电动车充电。   □ 记者 李荣 文/图
  8月11日,上海一名22岁的外卖小哥在小区内触电身亡,而酿成悲剧的原因与他给电瓶车“飞线充电”有关。
  “飞线充电”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不仅影响小区形象和住户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的人员伤亡、火灾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飞线充电”潜藏安全隐患
  家住西安市丰元小区3号楼一楼的王大妈最近很烦恼。每天下午7点以后,在她家卧室、厨房窗外,都会有几辆“飞线充电”的电动车,有的电线直接搭在天然气管道上,这让她看着就揪心。
  “有时候下雨,电线还在继续充电!”王大妈说,电线直接从楼上扔下来充电,地上的插头很少有保护措施,电线基本不收回,因为大家都是邻居,说多了也不好。
  8月16日下午,记者在丰元小区看到,该小区共有6栋楼,每栋楼前都有“飞线充电”现象。一些高层住户直接把插线板从自家窗户“甩”到楼下给电动车充电,有的从窗户缝隙吊出一根电线,有的电线还穿过天然气管道,让人不禁感到揪心。
  在3号楼1单元楼前,两根“飞线”正在给电动车充电。其中一根电线插电板已经开裂,另一根线从5楼落下直接搭在地上。而该单元楼门上醒目张贴着物业提示:“为了大家的安全,不要飞线充电,抬头就是天然气管道,谢谢!”
  该小区物业办王姓工作人员说,小区“飞线充电”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们经常进行劝阻,但由于小区没有公共充电设备,“飞线充电”很难从源头上杜绝。
  在万国金色家园小区,同样有不少住户选择“飞线充电”。有小区居民用饮料瓶给插线板做了个“保护罩”,这样是否安全?一些采取如此“保护措施”的居民认为,“大家都这样,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儿”。
  记者走访西安市八府庄园、捷达小区、含元殿社区、信义巷7号院等多个小区发现,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住户为了给电动车充电,可谓“各显神通”,但在方便自己的同时,却没有考虑会给他人带来的安全隐患。
  “飞线充电”暴露硬件“短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飞线充电”现象大多出现在一些老旧小区。由于老旧小区硬件设施落后,没有公共充电设施,居民在给电动车充电时,只好选择“飞线充电”方式。
  “小区没有充电桩,有的人把车子骑到隔壁小区充电,但充电设备也满足不了充电需求,一些低层住户就从家里拉根电线给车子充电。”喻鹏住在八府庄园15号楼,他说自己也知道拉线充电不安全,为此他买了一款带有安全罩的插线板,尽量不过夜充电。
  采访中,不少居民对小区内“飞线充电”现象表示反感,但多次向物业投诉却难以杜绝。
  万国金色家园小区居民魏欢说,其实大家都不想拉线充电,但小区没有公共充电桩,“飞线充电”实属无奈,“要想杜绝此类现象,物业就要为小区安装公共充电设备,满足大家日常充电需求”。
  2017年12月,公安部在《关于规划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中明确要求: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有条件的住宅小区、楼院,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场所。
  西安市马厂子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张玥说,辖区内有许多老旧小区都存在电动车充电乱象,社区曾多次联合街道办、物业进行整治,但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她认为,要想根治充电乱象,必须在小区内设置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增加小区公共充电设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增加公用设备解决充电难
  近几年,由于电动车不规范充电引发的火灾屡见报端,而起火原因大多为过量充电。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车主一般下午下班回家就给车充电,为图省事,有的第二天早上上班才拔下充电电源,充电时间基本超过12个小时。
  在太华路电动车市场,一位专卖店店主介绍说:“电动车一次性充电不宜超过12个小时,如果充电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充电器发热和电池损坏情况,甚至造成车子起火。”
  “飞线充电”现象也引起省政协委员蒋彬凤的关注。“目前,在我省各个城市中都存在车主在楼梯过道拉飞线充电或家中充电问题,不仅影响小区形象和住户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她认为,在小区内安装智能化集中充电设施,应成为整治电动车充电乱象的重点和方向。
  蒋彬凤建议,应把电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和集中充电设施建设作为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共场所的规划、设计、施工的前置条件,并将其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内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充电难、充电安全等隐患问题,形成多元化、共享化、智能化的电动车集中充电新格局,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便捷、经济环保的电动车用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