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宝勤
近日,省政协委员王国根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西安“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名城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受到高度重视,承办单位省财政厅表示,将督促用好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承办单位省商务厅对提案建议充分肯定,表示积极反映、予以采纳。
会展业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对于带动城市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扩大城市消费,促进城市就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立体、综合、跨界性的带动作用、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
“西北会展业的龙头是陕西,陕西会展业的龙头是西安,提速发展陕西会展业的重点在于促进西安会展业发展。”王国根调研认为,打造西安“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名城建设优势集中,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政策机遇叠加,特别是会展业稳步快速发展,这些都为西安会展业充分发挥窗口和平台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西安是国家确定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当前面临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等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任务,这些有利因素使会展业的格局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一期竣工投用提升了西安会展业承载能力,会展环境持续优化带动了欧亚经济论坛等一大批重大会展活动成功举办。作为国家重点保留举办的十大对外开放平台之一,欧亚经济论坛推动了中欧班列长安号、“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等70余个项目,成为陕西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载体。
“对标追赶超越目标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西安会展业发展仍有一定差距。”王国根认为,西安“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名城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还不够;招徕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会展活动的数量不多,自主品牌会展活动数量少且影响力不够大;场馆规模仍然偏小,配套设施亟待完善提升;会展业发展规划及会展生态体系建设滞后等。
王国根在提案中建议,大力扶持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品牌展会,擦亮陕西会展“金色名片”;支持西安申办“一带一路”框架下高级别国家外交外事活动,招徕引进全国糖酒会、医药展等全国性知名会展活动;支持加快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场馆二、三期建设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提升,进一步提升会展业综合承载力。
“我省会展业快速发展,会展市场持续活跃,展会场次逐年增加,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省经济的重要引擎和现代服务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省财政厅在提案复函中表示,针对王国根委员提案建议,一方面要督促部门和省会展中心用好现有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包括会展专项资金申报、统计分析、人才培训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会展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我省会展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会展业,促进我省会展业进一步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带动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省商务厅在提案复函中表示,今年年初省商务厅已开展全省会展行业调研,年内出台《陕西省促进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对委员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将结合商务工作职能积极反咉,予以采纳。
省商务厅提案办理工作人员高东顺介绍,省商务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提案予以办理落实,一是高质量办好“三大品牌展会”,引领带动行业升级发展;二是创新发展引培并举,带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整合省市资源,培育龙头打造产业发展引领区。
省商务厅还对西安“三大品牌展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丝博会:将按照“对标对表、搭实平台、展示新貌、提升质量”总要求,积极借鉴国际国内知名展会经验,把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体现在主题策划、展馆设置、论坛举办、嘉宾邀请、会务服务等各方面和全过程,主要从多方式策划创新,提升丝博会影响力;加强交流合作和人才培养,逐步开拓海外市场;加强政策支持,为办好丝博会提供坚实保障。
——欧亚经济论坛:根据前8届欧亚经济论坛主要是以会议论坛为主,展览体量不足的情况,结合欧亚经济论坛的性质和层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需求,可考虑以陕西的优质资源禀赋为依托,从中欧班列(陆港)、临空经济(空港)和文化交流(教育)三个题材切入策划与论坛配套的展览活动,同时要注意与丝博会等政府类展会的同质化区分。
——农高会:进一步提高站位,立足国际视野、服务国家战略、扛起使命担当,持续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农高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促进国际农业合作。同时,应尽快完善场馆现有硬件设施改造升级,加强智慧场馆等软件设施和大数据精准服务平台建设,助力展会项目推介、合作洽谈方面的精准服务,更好地发挥展会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