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商洛:聚焦绿色发展谱写宜居宜业宜游新篇章
  本报讯(实习记者 孙高菊)7月27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据商洛市委书记郑光照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商洛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变化,到“十三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39.4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3倍。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经济运行稳步恢复向好。
  近年来,商洛市面临“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与“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双重使命。郑光照表示,全市紧盯绿色循环发展定位,针对“一矿独大”“矿主沉浮”问题,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动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项目建设上,商洛市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359个,水阳高速、商洛电厂等项目建成投运,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西康高铁正式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同时,商洛市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20多个,先后建成比亚迪太阳能电池、环亚源铜业等产业项目,菌果药畜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跃居全国首位。商洛市获评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
  在秦岭保护方面,商洛市累计整治秦岭“五乱”问题526个,拆除违规建筑9.53万平方米,覆土复绿101.28万平方米。修编出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健全市县镇保护机构、网格化监管实现全覆盖。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11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森林覆盖率达69.56%。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现全覆盖,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9.72%,成为全国首个“中国气候康养之都”。此外,商洛市还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为弥补对外开放不足的短板,商洛市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行,“一网通办”率达到94.35%,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5.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交流。同时,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合作设立西安-商洛“飞地”研究院;商洛海关揭牌开关,7县区全部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出台《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万达、三峡、延长、陕投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先后落户,“十三五”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35.5%,今年上半年增长69.75%。
  “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帮助群众摘穷帽、奔小康,民生福祉持续提升。”郑光照介绍,截至目前,商洛市7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7.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今年以来,在“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排查整改上,积极实施了一批补短提质项目,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5%和6.9%。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至6月底,全市推进民生实事项目1090个,已完成577个;重点督办民生实事项目36个,已完成16个。
  为践行好双重使命,“十四五”期间,商洛市还将继续狠抓高质量项目、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态银行试点,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