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赵纪章:永葆对体操事业的赤子之心
赵纪章佩戴体操奖牌为全运会青少年运动员加油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文/图
  “观看全运会体操比赛是父亲一直以来心愿。”7月14日,在与体育部门沟通后,女儿赵敬礼带着父亲赵纪章来到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观看体操女子全能决赛。
  观看过程中,赵纪章的心情随比赛进程起伏。他紧握双拳微微颤抖,额头渗出汗水,当有运动员流畅地完成一套摆动、转体和飞行动作时,他激动地站起来鼓掌呐喊,眼里饱含热泪。
  备受瞩目的体操健儿
  按赵纪章的话来说,他“天生就是来练体操的”。身形瘦小的他运动起来十分灵活,儿时经常和伙伴们一起翻跟头,在单双杠上玩耍,比赛跑步也常遥遥领先。当时就读于西安市第五初中(现西安市25中)的他是班里的体操领队,他对体操动作有很强的领悟力,一学就会。“上体育课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同学们都来向我请教体操动作,那时我就想有朝一日成为一名体操老师。”赵纪章说。
  因为运动天赋过人,又肯下功夫苦练,13岁的赵纪章在体育老师的推荐下,代表学校参加莲湖区体操比赛。他一路过关斩将,晋级市级、省级体操比赛。1956年,他被选进陕西省体操队,参加全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自此,赵纪章开启了运动员生涯。
  每次赵纪章训练回家后,亲友们都前来关心问候他,送来补充体力的食物,邻居家的孩子看见他回来一哄而上,吵着闹着要看他示范体操动作。在孩子们的眼中,赵纪章就是偶像一样的存在。“那时候,邻居家的孩子们都把我当成了电视上才会出现的运动明星,都很崇拜我。”赵纪章笑着说。
  上世纪50年代,赵纪章一家住在西安市大学习巷土坯房里,墙上贴满了他的体操奖状。每逢有大风吹过,或是暴雨打在屋檐上,房间里都会落下一地尘土,其他物件都会随之晃动,只有牢牢粘在墙上的奖状不会掉落,等风雨停了,他再用湿毛巾将落灰的奖状都擦拭干净,他说:“舍不得让这些奖状蒙尘。”
  建筑工地的昔日冠军
  65年前,赵纪章曾是全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体操冠军,参加过第一届全运会竞技体操比赛。1959年,他被选拔到国家队,来到北京接受专业训练,在三个月的集训中,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到体操房练习,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体操房里度过。
  后来,在一次练习中,赵纪章由于落地瞬间没有站稳,造成了腰部压缩性骨折,做任何体操动作都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只能无奈退役。告别体操事业后,他一直心系体操事业的发展,永葆对体操事业的赤子之心。
  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回到家乡后,在人民公社介绍下,赵纪章来到西安一家建筑公司做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上与工人们一同和泥、砌墙、搬砖,流汗吃苦,曾经的高强度体能训练,使他拥有强健体魄,一天时间就能垒好一面墙。严寒酷暑,他早出晚归,从未叫过苦、喊过累。
  “直到2004年搬家时,我才知道父亲曾是一名体操冠军。”赵敬礼说,自她记事起,父亲一直都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建筑工人。数年来,全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体操金牌和体操全能铜牌一直被父亲包裹在白色毛巾里,珍藏在柜子深处,从未给别人看过,也未曾提起。
  当赵敬礼发现奖牌去问父亲奖牌的来历时,赵纪章才告诉女儿自己曾经的体操经历。说到情深处他哽咽不语,对女儿摆了摆手说:“不提也罢,都过去了。”
  “我还是当年那个运动员”
  尽管挥别了体操事业,但曾经的体操经历自始至终刻在赵纪章脑海里,他经常守在电视机前看体育频道,对历年来的体操赛事如数家珍。有比赛时,他更是一天都不出门,从早看到晚。“观看体操比赛时,仿佛我也拼搏在赛场上,与运动员一起并肩作战,为国争光。”他说。
  赵纪章的妻子在西安市第七中学教书,他们搬家后住在学校家属院里,他闲时常在学校操场上锻炼,与学生们也熟悉。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排双杠,曾有学生爬上去玩耍受过重伤,赵纪章总是放心不下这些学生,有时晚饭还没吃两口,就来到操场上给学生们教体操,为他们演示专业的体操动作,站在一旁保护练双杠的学生,与他们一起练习到路灯熄灭才回家。
  每逢中学同学来家里小聚,赵纪章就十分欢喜,这些老同学也曾是运动健将,更是赵纪章体操历程的见证者。他们一同谈论体育赛事,翻看以往体操比赛的老照片,重温过去的比赛经历,话语间都是对体操岁月的念念不舍。
  “我曾一度以为,失去了体操的我,也就失去了理想。”赵纪章说,时过境迁,他对体操的热爱如初,能看见祖国的体操事业日益强大,能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身姿矫健地走上赛场,他就感觉自己还是驰骋在赛场上的一名体操运动员,他的心与体操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