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蒋维博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在重点产业链布局龙头企业”“新兴产业要紧扣‘补链、建链’招商”……6月22日,铜川市政协召开本年度第一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委员、智库成员和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全市重大产业补链强链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铜川转型发展已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进阶期,通过‘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把重点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铜川市政协经科委主任赵官龙说。
3月初,铜川市创新建立了重大产业“链长制”,聚焦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补链”“强链”,设立了6个重大产业链,分别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
“传统产业链‘延’得还不长,新兴产业链‘补’得还不齐,产业链龙头企业‘引’得还不足,产业链创新链‘融’得还不够,产业发展还有‘堵’点,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及早着手推动解决。”铜川市政协委员刘西京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短板和问题作了说明。
刘西京建议,在“两链融合”方面,要搭建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的对接联系,力争科技成果在铜川转化孵化。在疏通“堵”点方面,要构建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重点引进产业链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和优秀管理团队。
在“第五届丝博会”上,铜川市共签约项目524个,涉及金额1316.81亿元。“虽然成绩显著,但依托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延链、强链’的项目和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补链’的项目较少。”铜川市政协委员任小龙说。
围绕精准招商,任小龙建议,树立“项目为王”工作理念,传统产业要围绕“延链、强链”招商,新兴产业要紧扣“补链、建链”招商。开展“一把手招商”,利用好丝博会等招商平台,主动对接经济发达地区,招大引强。
在完善“链长制”体制机制方面,铜川市政协委员井益田建议,要将政产学研等各方力量纳入“链长制”责任单位,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同志组成“链长制”工作专班,实行一个产业链“一个发展规划、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一支专业招商队伍、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个工作专班”的“六个一”工作模式,一张蓝图管到底。
据悉,为了保证此次协商建言质量,铜川市政协从3月就挑选熟悉全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委员、专家以及政协智库成员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十多个企业开展市内调研,到上海市和江苏省进行考察学习,切实做到有的放矢,高水平建言。
铜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光耀对委员们聚焦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紧盯重大产业“补链”“强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给予赞扬。他指出,要逐条研究,积极采纳,抓好落实,坚定推进重大产业“链长制”,更好推动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铜川市政协主席刘印生指出,开展此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就是要站在推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高度,提高大家对抓好重大产业“补链”“强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厘清重大产业发展方向,明确重大产业“补链”“强链”路径措施,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