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宝勤)4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来,我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追赶超越开新局,经济呈现持续恢复性增长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
省发改委主任张晓光介绍,一年来,省发改委高质量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推进经济持续恢复性增长。在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源化工等10个领域,初步谋划重点项目约2000个、总投资9.5万亿元。制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深化“亩均效益”评价研究,完成各市区2020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工作。梳理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等17个重大项目,申请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出台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意见,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推动全省经济由负转正、逐季回升。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年来,省发改委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西咸新区打造“硬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杨凌示范区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达到8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20个县(市)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试点工作。制定《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储备重大项目400多个,总投资约4.9万亿元。持续推进能耗“双控”及关中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不断强化关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能耗总量控制在1.39亿吨标准煤以内。
推进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动力、添活力。”张晓光说。
一年来,省发改委着力服务并融入新发展格局,印发“一带一路”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推进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纳入国家示范工程,2020年“长安号”开行3720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均居全国第一。着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修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要点,制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