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五部委重磅新规从源头杜绝校园网贷风险
  □ 实习记者 白瑶
  3月17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明确禁止小额贷款公司、非持牌机构对大学生发放贷款,这意味着校园借贷将被严格管控。消息一出,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近年来,各类网贷平台遍地开花,这些平台以“放款快、利息低”等为卖点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3月24日,记者在西安南郊大学城随机采访了20位大学生,其中16位学生表示应限制借款金额,不应“一刀切”禁止;同时有4位学生表示,禁止向大学生放款可以避免超前消费,防止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陕西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刘诗钰告诉记者,她使用花呗、借呗已经有几年了,平时急需用钱时便从平台借款应急,现在禁止后,还真发愁以后如何应急。
  刘诗钰说,以前应急只能给父母打电话或者找朋友借,有时候父母一时半会把钱打不过来,朋友也比较为难,从网贷平台借款应急相对便捷。
  和刘诗钰一样,多位同学担心,网贷平台被彻底切断后,学生没有便捷的资金来源,可能会转头寻找非法网贷。
  但也有部分学生持不同意见。“确实该管管了,学生还没有赚钱能力,很容易被超前消费绑架。”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的大四学生李倩说,刚上大一时,她就开始在网贷平台借款,起初每次借500元,后来因为买衣服、化妆品等,慢慢变成每月借贷2000元。而她的每月生活费只有1200元,为了还款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每天都十分焦虑,还不敢告诉父母。
  “后来还是父母帮忙还了款,自己才松了一口气。”李倩说,从此之后她便不再借款消费,反而攒下了一些钱。李倩同时反映,身边很多同学都有超前消费行为,有些甚至已负债累累。
  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86.6%的年轻人在使用信贷产品,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正逐渐走向深度信贷模式。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大学生家长中,有8位表示很支持禁止向大学生放款。“我很赞同,就应该禁止,学生每月生活费足够花销,完全不需要借款。”学生家长钟佰华说,他很不理解现在很多学生到处借贷消费的行为。
  钟佰华说,一些学生借款太多,无力偿还,又不敢告诉父母,心理压力大,容易酿成惨剧,禁止向学生放款十分有必要。
  但也有家长认为,只要把握好尺度,学生适当借款应急可以接受。从事食品销售行业的柳爱萍告诉记者,自己平日忙于工作,有时的确来不及给孩子打钱,便让孩子先借款应急,后边再还上。
  事实上,近年来因网贷引发的恶性社会事件不在少数,2018年厦门一大二女生因做微商贷款筹资,最后无力偿还选择自杀;2019年陕西一21岁女孩从高楼跳下,事后父亲发现一份网贷还款账单,有17万元债务没有还清;2020年兰州两名大学生因负荷不起网贷压力,在实习期间选择自杀……
  而这一次也并不是监管部门首次规范大学生贷款市场。早在2009年,银监会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第一次对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提出限制。2016年,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2017年,银监会等三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其实,对于部分学生对“一刀切”的担忧,《通知》也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的需求,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向大学生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但需要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
  “大学生要多了解金融知识,认清各类网贷可能带来的风险,养成理性的消费观,谨慎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更是不可取,要把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陕西师范大学一位老师说,学生自控力不强,心智不成熟,很容易掉入网贷陷阱。她呼吁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俭尚廉,厉行节约,养成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和理念,提高自控能力,增强金融安全防范意识。
  校园贷问题也是省政协委员、陕西中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浩的关注点。
  徐浩说,如今不少年轻人超额消费,短期看不到危害,久而久之债台高筑,导致后期还款出现危机,更甚者走投无路时触犯法律造成刑事犯罪,甚至家破人亡。
  他建议,应加强网贷平台的监督和引导,通过大数据监管平台,建立和完善以个人征信系统为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各银行、网络贷款公司随时掌握客户信用情况,按年龄段和消费习惯筛选,严格禁止不符合年龄要求的贷款行为,杜绝恶意刷卡消费、超能力透支和限额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