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省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综述
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会议现场 实习记者 张璐 摄
  □ 赵浩义
  3月11日至12日,全省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总结慈善抗疫、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研讨慈善工作亮点,部署安排今年工作,努力构建我省慈善工作新发展格局。
  求是探寻慈善工作基本规律
  2020年,省慈善协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募集款物8.07亿元,创历史新高,实施慈善项目2847个,帮扶困难群众116万人,成为陕西社会力量抗疫、扶贫的主力军。
  回顾陕西慈善抗疫、扶贫工作实践,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总结出六条基本经验,也是慈善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一、将慈善置身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慈善工作的基本定位。吴前进说,慈善是党领导下的社会工作的组成部分,慈善工作要紧密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慈善协会在全省启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当天,迅速建立应急机制投入疫情防控主战场,组织带领全省慈善组织募集抗疫款物3.86亿元。其中,省慈善协会募集1.24亿元,向湖北省捐赠急缺抗疫物资价值2026万元,向援鄂医护人员发放关爱金、慰问品近2000万元。在省内开展35场主体捐赠活动,向省市定点、重点医院捐赠抗疫款物近6000万元。在脱贫攻坚收官战中,省慈善协会联合省扶贫办、退役军人事务厅等部门发动社会各界开展扶贫捐赠,募集扶贫款物6.83亿元,策划实施了教育、健康、交通、产业、消费扶贫等项目2800余个,精准帮扶贫困户脱贫摘帽。这些做法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慈善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许多市县党委、政府出台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政策,为慈善组织解决了办公用房、工作经费、公益岗位等实际困难。
  二、选好班子、配好会长,加强慈善组织队伍建设是慈善工作的基础。吴前进说,慈善工作没有硬指标,全凭一颗爱心、一种情怀工作。市、县慈善会会长选得好,一个地方的慈善工作就风生水起。去年以来,省慈善协会把市、县慈善会班子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市、县班子换届和会长个人信息档案,及时向当地党委组织部门提供换届信息,按照省至市、市至县的原则,省慈善协会主要领导与市委书记沟通,市慈善会会长与区、县委书记沟通,有效加强了基层慈善组织建设,争取把有爱心、有能力、有影响、有资源的“四有”干部推选到慈善会长的位置,以利于迅速打开当地慈善工作新局面。
  三、线上、线下、多方、全员募集,拓展慈善募集渠道是慈善工作的物质保障。吴前进说,面临疫情冲击、经济受挫的严峻形势,省慈善协会募集数额不仅没有下滑,还比上年度增长了6.6%,关键是打造了互联网募集、全员募集、外联募集、争取政府购买服务四个慈善募集新业态。去年,省慈善系统实现网络众筹2.86亿元,其中腾讯“99公益日”网筹2.097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新增政府购买服务1486万元,新增省外爱心企业捐赠近亿元,全年新增捐赠协议117份,新增协议捐赠额3.48亿元。
  四、宣传是慈善工作的发动机,是持续焕发社会慈善热情与活力的动力源。2020年,省慈善协会大力实施八大工程传播慈善文化,打好七大宣传战役扩大慈善影响。联合《陕西日报》、省广播电视台、《各界导报》、《华商报》等媒体开办慈善专版专栏,开通网络频道,刊办《善天下》杂志和“陕慈快讯”,围绕中华慈善日和陕西慈善周集中开展慈善主题宣传活动,举办“慈善之光”电视文艺晚会,表彰“三秦善星”,推介慈善项目。通过扩大宣传有效提高慈善影响力,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慈善氛围,全年全省共有270万人次参与了慈善捐赠。
  五、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合作,联合劝募是慈善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省慈善协会不断扩大与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开发非公机构慈善资源取得显著成效。省慈善协会与省扶贫办联合动员募集“扶贫基金”7630万元;与省国资委、工商联联合多次发动国有、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捐赠;与省扶贫办、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动员全省包村帮扶单位和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自主发起网筹项目,安排“扶贫基金”“关爱退役军人基金”对“99公益日”网络众筹项目进行配捐。
  六、打造品牌项目是做强做大慈善事业的根本途径。省慈善协会提出慈善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规范化、项目质量品牌化的要求,对原有慈善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确保慈善救助救到急处、善款善物用到实处。为了解决陕南、陕北地区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从1997年开始,省慈善协会积极实施“慈安桥”项目,20多年来以“购买政府服务+慈善募集”的模式,累计筹募善款5.5亿元,修建“慈安桥”5546座,解决了300多万山区群众的出行难题。类似“慈安桥”这样的项目,省慈善协会共实施了25个,分别获得国家民政部、中央网信办、省政府、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慈善项目奖”。
  担当肩负新时代慈善使命
  吴前进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也赋予了慈善工作新使命新任务。通过慈善平台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补充民生保障,改善社会收入和分配格局;参与社会治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慈善事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不仅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更为所有关心、热爱、投身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和慈善从业者提供了精神动力与事业发展空间。各级慈善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大局,积极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就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吴前进提出,全省慈善工作要进行三个突破、三个建立、实现三个转变:即突破单纯物质救助的慈善模式,建立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并驾齐驱的现代慈善体系,实现慈善行为的转变;突破单纯线下动员的募集模式,建立网上、线下双线联动的慈善募集平台,打造慈善募集新业态,实现募集方式的转变;突破“少数慈善、大众围观”的慈善状况,建立开发大众慈善动能的新机制,实现行善主体从“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的转变。
  创新构建陕西慈善新发展格局
  就构建陕西慈善新发展格局,吴前进提出了以五个创新打造五个新机制的思路。
  一是慈善募集创新,打造全员募集新机制。全省各级慈善组织要创立企业捐赠、社会众筹、购买服务、外部联系、回报家乡、联合劝募六个慈善募集平台,打造部门协调、专兼结合、项目驱动、人人参与的全员募集机制。他要求,募集工作要发扬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和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主动登门拜访、沟通联系、反馈项目实施效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二是项目管理创新,打造慈善项目管理运营新机制。全省要建立项目数据库实行网络化管理,继续推进慈善项目“三化”建设,落实项目为王、品牌至上、规范运作、重在实效的工作要求。在民生保障补充领域寻找课题开设项目,对困难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实施救助。完善项目立项论证、实施规范、监督检查、跟踪问效、信息公开制度。
  三是数字慈善创新,打造网络募集新机制。网络慈善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发社会慈善资源、围绕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开发“乡情”慈善资源、围绕大病救助开发“亲友”慈善资源、围绕“节点捐”“月捐”活动开发大众慈善资源、围绕打造品牌项目开发慈善资源、围绕与NGO的合作开发社会组织慈善资源。
  四是慈善宣传创新,打造融媒体宣传新机制。要充分发挥手机客户端作用,建立手机视频平台,运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要用好“秦岭云”APP、“陕西慈善”网络频道,推动慈善进机关、到镇办、进村社,建设覆盖市、县(区)、镇、村的融媒体宣传阵地;深入推进中小学慈善教育、慈善文化进大学、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等八大慈善文化工程实施;打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等八大宣传战役。
  五是组织建设创新,打造运行管理新机制。加强理论武装,强化责任担当,从理论深度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科学定位,不断增强做好慈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将党建与慈善业务有机融合,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三比一创”活动,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公信型“四型”慈善组织建设,拓展“五星级党组织”创建成果;深入推进队伍年轻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加强协会制度规范和机制创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升慈善社会公信力。
   互动市县慈善会登台“亮宝”
  会上,全省12个市区和10个县区的慈善组织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展现工作亮点,分享慈善工作经验。
  2020年,榆林市慈善协会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自身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慈善活力;发扬“三牛”“四千”精神,攻克工作难关。全年募集抗疫、扶贫款物5711万元,支出款物4577.9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05个,帮扶困难群众40多万人次,成为全省慈善工作的一面旗帜。
  渭南市慈善协会注重选好会长,加强县区慈善会班子建设;线上线下联动,募集成效显著;坚持依法行善,信息公开透明。三年来募集款物近亿元,实施慈善项目近千个,帮扶贫困人口近百万人次,成为全省慈善工作的先进典型。
  安康市慈善协会大力实施“慈安桥”、儿童之家、慈善老年大学等项目,为全省树立了标杆。2020年共募集慈善款物5900万元,实施抗疫、扶贫项目450个,帮扶贫困人口45万人次,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榆林市横山区慈善协会坚持“四颗心”做慈善,用“善心”争取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用“热心”感召爱心人士,为爱心人士搭建行善平台;用“爱心”帮扶困难群体,既提供物质帮助,又进行精神励志;用“恒心”“钉子”精神做慈善,2020年“99公益日”三天网络筹款1236万元。
  高凤兰担任延川县慈善协会会长14年来,始终奋战在慈善工作岗位上,在老伴和小儿子患重病和去世后,依然坚持工作,深入贫困家庭开展慈善救助。在她的带领下,协会累计筹款5000余万元,2020年筹款(物)突破600万元。
  富平县慈善协会会长刘智杰履职不到两年,募集善款2000多万元;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慈善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9·5”慈善捐赠活动,扩大慈善工作影响力。
  淳化县慈善扶贫协会自2017年换届以来,共募集款物2416.7万元,先后实施了交通、产业、健康、教育等扶贫项目58个,惠及困难群众8.8万余人。
  传承老会长语重心长话慈善
  会上,省慈善协会老领导徐山林、陈再生、刘维隆先后发言,话成绩、谈不足、提建议。
  就陕西慈善事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徐山林建议:要抓好项目,要在弱势群体最迫切的需求里选项目,在受益面最广、见效最快的方面做项目;要与时俱进,要从救贫解困转变为做幸福家园,努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要打造慈善募集新业态,既要动员企业捐赠,也要开展社会众筹,全方位开发慈善资源;要不断总结慈善工作经验,创造规范,找出规律,提高工作质量。
  陈再生建议慈善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继往开来与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体制机制结合,提高慈善工作能力;其次是做好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上下联动结合;三是推进事业发展与加强班子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激发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
  刘维隆建议,慈善事业发展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创新”是慈善的第一动力,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发展。“协调”是要与上下左右、党政群团、社会机构形成合力。“绿色”是要改善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慈善工作重要位置,打通慈善绿色通道,给基层慈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开放”是慈善工作的应有之义,要广开“善”门,把方方面面的慈善资源汇集起来。“共享”是慈善的本质和要义,要打造“自我造血”的慈善帮扶方式和项目,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慈善工作,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省慈善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