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雷务民: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之心”
雷务民在拍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全景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文/图
  67岁的雷务民经常挎着一个装有无人机的深蓝色布包奔走,时而在清晨公园的人群之中,时而在被晚霞晕染的天空下,通过无人机这只“眼睛”欣赏西安美景。
  “无人机带我去了许多地方,比如我无法抵达的高山之巅、溪流尽头。”雷务民每天都要带上他的无人机四处转转,偶遇美景,他便打开手机软件操控无人机,找一处观看美景的最佳位置。“我总想看看视野之外的事物,人老了,也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之心嘛。”他笑着说。
  一直从事图书馆宣传工作的他喜欢拍照,总想多见见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名迹,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但碍于工作繁忙,这个愿望一再搁浅。直到退休后,他买了第一台专属于自己的照相机。
  他说:“照相机能定格眼下某个美好的瞬间,但是我还想看看更高更远的地方,拥抱更辽阔的世界。”
  2017年5月,雷务民开始学习无人机拍摄,买了佳能彩色打印机。为了拍到画面丰富、角度和光线都合适的照片,他几乎跑遍了整座西安城。
  雷务民把拍摄的照片分为西安高校、寺庙、县城、立交桥、乡村、山脉、河流七个专题,整理成册。其中,拍摄时间最长的是西安高校专题。他拍摄了一年四季的西电校园,还特地跑到临潼和杨凌拍摄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美景。2017年至今,他将西安所有高校的校园美景都拍摄了一遍。此外,为了拍摄西安立交桥专题,他更是寻遍了从市中心到郊区的各个立交桥,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将此专题拍摄完毕。
  自幼生长在西安市长安区上堡子村的雷务民,一直用相片记录着乡村在悠悠岁月中的细微变化,比如新修的公路、新种植的树林、夏收的麦田等。2012年,村子附近的许家沟水库干涸了,当时他用手机将干涸的水库拍了下来。几年后,为了全方位展现流淌着清水的新水库,他用无人机从各个角度将家乡的新水库拍了下来。
  “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我想把过去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都整理出来,作为家乡发展变迁的历史资料。”雷务民说,他将过去用手机拍摄的家乡照片也洗了出来,对比之下,家乡近些年的变化更加明显了,他要从现在开始为家乡多拍摄照片,当作村子的历史资料。
  雷务民还喜欢拍摄农村的风土人情,常常提前规划好路线,坐几个小时公交车,走很长时间的路到农村拍摄,他认为农村风俗是最动人的拍摄题材,有浓厚的烟火气息。“在农村,春节初十之后,白天耍社火,晚上请戏班子在村头唱戏,农民们个个戴着草帽和石头镜,围坐在一起,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我便会取出相机,咔嚓一声,定格这一热闹喜乐的画面。”他说。
  “秋天拍摄兴庆宫公园的银杏树,冬天拍被大雪覆盖的静谧村庄。听说灞河的荷花夏天长得茂盛,等夏天来临时就去河边拍荷花。近日西安阴雨连绵,下过雨的终南山云雾缭绕,透过窗户能拍摄到远方层层叠叠的山峦与千姿百态的云朵。”雷务民的拍摄计划从未停止,清明节即将来临,他准备动身去郊外看春天山沟里的绿色植被,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每天发现一点世界的新鲜之处,让晚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他坚信一年四季都是美妙的,每日醒来,他都在重新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