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老照片背后的红色记忆
白漪老人家中的老照片集——《永远的怀念》
  □ 实习记者 孙高菊 文/图
  在今年83岁高龄的白漪老人的卧室桌上,放着一本翻旧的照片集——《永远的怀念》,这是她为纪念父母出版的一本书,老人得空就拿出来看一看,仿佛多年前父亲白占玉扛着枪杆子闹革命、母亲白如璧坚守延安保育院照顾革命后代和烈士遗孤的一幕幕还发生在昨天。
  春光犹在,岁月却几经轮转。2月20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白漪一边翻看着这些不知被她翻了多少遍的老照片,一边向记者讲述父母投身革命的红色故事。其间,白漪老人几度潸然泪下,感慨说:“好时代得来得太艰难、太不容易了。”
  白漪的父母都是老红军,父亲白占玉生于1911年,陕西横山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因国民党反动派四处捕杀共产党人,白占玉和父亲白克孝被迫将革命活动从横山县转入安定县(今子长市)。其间,白占玉担任西二区委书记,积极组织群众参加红军,组建了几十人的游击队。后来,白占玉和谢子长共同发展革命队伍,组建了红二十七军。
  在翻看照片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白占玉的多张照片中,有一些是拄着拐杖或是坐着轮椅的。“在一次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敌人把父亲的左腿打伤致残了。”白漪说,即便是拖着伤残之腿,父亲依旧骁勇善战,被敌人蔑称为“白拐子”。
  1934年12月,陕甘边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赤源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白占玉任主席。国民党反动派对白占玉恨之入骨,到处张贴布告,叫嚣“活捉白拐子、赏大洋三仟”。
  “在和敌人的多次激战中,父亲的右臂被敌人的尖刀刺穿,血流不止。情急之下,父亲就地抓了一把灰土压上止血,痊愈后揭去硬痂,结果形成了一块三个手指都能穿过去的洞,留下终身伤疤。”白漪回忆说,小时候姊妹几人喜欢坐在父亲腿上,用手指穿过他的伤疤玩耍,成人之后再想起来方觉后悔。
  白占玉在战斗中多次受伤,但也因此与看护伤员的白如璧结缘,她就是白漪的母亲。白漪说:“妈妈是一名红军女战士,也是后方一位特殊的母亲。”
  据白漪介绍,白如璧1935年参加革命,曾在解放区站岗、送信、看护伤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无数爱国志士奔赴前线浴血奋战,无暇顾及家中幼小子女。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城南柳林子办起了“延安托儿所”(延安保育院前身),收容抚养烈士遗孤、出征将士子女和革命干部子女。母亲白如璧就是保育院第一批工作人员之一。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低,但干起工作来认真刻苦,洗衣班、豆腐坊、小儿灶、幼稚班、儿班、病房等岗位都干过,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尤其是在大生产运动中,因工作出色,三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白漪说。
  让白漪同样难忘的,还有一家人在铜川生活的日子。
  1953年,正值“一五”计划启动,全国百废待兴,各条生产战线都缺领导干部,白占玉被组织安排到铜川从事煤炭工业建设,这一干便是30多年。
  “那时候,我们一家就住在五里铺北工房半山腰的几间小房子里。当时就是一个荒凉的山沟,人烟稀少,山坡上只有一些破窑洞和房子。”白漪说。
  没有电,吃水要到山下去挑,办公的地方就是临时搭起的一个工棚……在艰苦环境下,白占玉认真钻研,硬是从“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变成了经验丰富的煤炭行业能手,并参加了“一五”期间我国156个建设项目之一的王石凹大型煤矿的建设和生产。时任副省长肖纯评价白占玉说:“白老是咱陕西煤炭行业的活档案、真专家,没有他不知道的,他是咱陕西煤炭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在努力从事生产建设的同时,白占玉还不忘对子女进行教育。
  1955年暑期,白漪正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看着女儿专心看书的样子,白占玉谆谆教导女儿:“你看的书是写苏联革命最困难时期,保尔参加铁路建设的故事,现在爸爸搞煤矿建设,你们放假在家也应下矿井看看‘黑色金子’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一块块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的煤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白占玉说到做到,随后安排白漪和她的二姐到井下体验生活,让女儿亲眼目睹采煤工人的艰辛。经过井下八个小时的体验,白漪感触颇深,“一块煤来之不易,我们绝不能浪费,这次下矿井的经历让我们终生难忘”。
  “父亲在铜川工作期间,母亲是父亲的好帮手,除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也为父亲守好了保持清正廉洁作风的‘后院’。”白漪说,父母一生都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从不浪费,还经常教育他们要低调做人,不多吃多占、不腐化堕落、不求官不求名利。
  回想起母亲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白漪颇为感慨。她说,由于母亲当年长期在冰冷的河水里给孩子们洗衣服,患上了风湿,到晚年时四肢已经变形,疼痛难忍,经常处于卧床和半卧床状态。每当有亲朋好友提醒她,像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享受国家特殊待遇时,父母总是笑着说:“相较于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自己能活着就已经很幸运了,不想再给国家添麻烦。”
  1988年,白如璧病故。三年之后,丈夫白占玉也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
  “父母一辈子为国奉献,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他们身上廉洁奉公、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优良品德。”白漪说,父亲在世时经常告诫她们,工作后要一直扎根基层,要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白漪经常把父母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子女和朋友们听。她说,今天的幸福日子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都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