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陕靓登场”连线现场。记者 杜静波 摄 □ 记者 满淑涵 草长莺飞勾勒崭新图景,万物竞发拨动奋进旋律。
3月7日19时许,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王晓萍、杨正国、任芳如约“亮相”省政协“陕靓登场”网络视频采访活动,透过镜头接受家乡媒体记者“云采访”,谈感受、议热点、诉民声、聚合力。
迈入“十四五”,如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委员们表示,要继续聚焦发展热点,紧扣民生关切,凝心聚力、履职尽责,助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王晓萍委员:放心托育要靠夯实专业人才基石 0—3岁小宝宝如何照护?这是每个带娃之家都要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双职工奶爸奶妈,更是忙乱不已。今年全国两会上,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会主委、西安文理学院副院长王晓萍带来的提案与之相关。
“经过调研我发现,目前市场上高层次托育人才紧缺,高职层次托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天花板效应’。”王晓萍说,目前我国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高职专业的院校共270余所,年培养规模约2万人,人才缺口巨大,制约了托育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影响了群众对托育服务行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近年来,我国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建立,社会化托育机构规模快速扩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托育人才目前主要依托高职专科层次培养,学生对行业认知存在偏差,将托育从业人员等同为保姆、月嫂,导致专业认同度低,职业前景不明朗。”王晓萍说,教育部要求每省至少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托育专业,然而目前全国已实际开始招生的本科院校寥寥无几,致使托育服务行业高层次人才供应空缺,托育服务水平整体较低。”
为此,王晓萍建议,实施“高层次托育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倡导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开设专升本托育专业,采用“3+2”培养方式,在高职与本科院校双方构建“高职课程+接口课程+本科课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依托“本科院校教师+高职院校教师+托育行业专家”平台,充分利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操技能训练,打通托育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杨正国委员:让国民梳妆台立上民族品牌 “国际大牌”“正规海淘”戳中了许多爱美女士化妆品消费心理,但在高端化妆品市场,国内品牌几乎全军覆没。这让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杨正国深感不安。
“总体来看,化妆品新原料研发困难、供给乏力,产业发展整体质量不高,问题症结在于我国还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化妆品产业体系。”杨正国说,化妆品是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直观产品之一。当前,我国化妆品产业体系建立在西方精细化工产业基础上,缺乏特色和创新,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积累、品牌影响力等存在较大差距。“从要素集聚角度看,我们还缺乏系统的产业孵化体系,除广州、上海外,其他地区发展缓慢,难以协同共进形成规模优势。”
杨正国认为,要打造高质量的国民化妆品品牌,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本草植物资源等特色优势,深入研究中医理论中有关美容护肤的内容。同时,还要推进化妆品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从原料研发、产品生产、产品包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建立较为规范的产业孵化基地,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标准难、审批难、资金难等问题。
“当前,‘药’+‘妆’结合产业模式值得研讨。”杨正国说,由于监管模式不同,我国对化妆品和药品有着明确的界定和划分。但日本等少数国家已经出现药妆概念,并广受消费者青睐。他建议,国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开展对药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任芳委员:“1+X”证书制度提升求职“硬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京学院校长任芳对此颇为振奋。她认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一大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支撑。通过再教育、再培训和高技能认证,能够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技能,适应产业新发展。
“但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种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和鉴定远远跟不上企业要求。”为此,任芳建议,制定全国统一通用的技术认证标准,实施人工智能、生物检测等新技术的提升计划,由政府、企业、职业院校、职教专家组成技能培养指导委员会,确定培养目标和方向,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规范控制培训内容、标准、资格和质量。与此同时,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让广大学习者通过“学分银行”获得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的技能。
自2019年开始,我国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启动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求职“硬件”。
任芳表示,目前,“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在高职阶段效果明显,但在本科教育阶段,还需要下功夫推进。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丰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种类,完善相应的课程设置,构建企业“学徒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