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阳县政协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县中蜂产业发展情况,推进中蜂产业向高科技、高产量、高水准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千阳县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县中蜂养殖大户及中蜂养殖基地进行专题调查,看问题、剖根源、提对策。
存在问题
近年来,千阳县把中蜂产业作为全县特色主导产业来抓,在产业基础、质量水平、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中蜂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养殖技术匮乏。目前,全县的中蜂养殖仍以个人和家庭为主,以传统的立式方箱为主,活框改良技术推广慢,养殖规模小、技术落后,生产分散、管理粗放,标准化技术难以大规模推广;养蜂从业者老龄化严重,对新技术、新标准的认知程度不高;养殖方式原始,造成中蜂养殖标准化、良种化程度不高。
二是品牌建设滞后。千阳县虽蜜源丰富,蜂蜜质量好,但品牌培育、包装和推介滞后,中蜂加工企业、合作社注册的蜂产品商标不统一,呈现出规模小、牌子杂的局面,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产品包装多样,虽然品质和质量较高,却无品牌知名度,蜂产品附加值没有达到最大化,优质不优价,直接影响了蜂产品品质评定和市场收购价格。三是政策扶持不够。全县中蜂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较薄弱,养殖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养殖大户较少,蜂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不到位,蜂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得不到贷款扶持,养蜂业未能纳入政策性保险。虽然出台了贫困户中蜂养殖补贴政策,但对其他养殖场(户)及蜂蜜加工、研发等环节投资不够,作为全县确定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要扩规模、提效益,还需要切实可行的补助和奖励激励政策支持。
对策建议
为推进全县中蜂产业进一步发展,使中蜂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基地建设。中蜂产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不与粮果争土地、不与畜禽争饲料的“空中农业”和朝阳产业,要立足优势,进一步扩大规模,立争把小蜜蜂做成大产业。第一是要科学规划布局。蜂产业围绕草上(草碧—上店)、千高(千阳—高崖)、千湖湿地保护区三个蜂产业带进行布局,以“产业+文化”为主题,实施配套建设工程,建设蜂产业核心区、蜂文化主题产业区、养蜂生产体验区,形成集蜜源种植观赏、休闲旅游、蜂文化观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区。第二是壮大示范带动。支持5个标准化养蜂场、30个家庭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打造生态型中蜂养殖基地,带动全县养蜂产业遍地开花。第三是扩大养殖规模。依托三个蜂产业区域带,将中蜂产业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依托村集体合作社发展养殖,把中蜂产业培养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主导产业,动员组织有条件的贫困户及农户发展家庭养殖蜂场,为山区群众培养长期稳定的增收产业。
二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品牌培育,加强蜂产品开发。第一是加大品牌培育。突出资源、生态等蜂产品品牌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包装档次,强化品牌意识;鼓励养殖基地及规模养殖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认证无公害产品,建立蜂产品展示中心。第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蜂蜜产品特别是土蜂蜜的作用和功效,主打“绿色、生态”牌子,把千阳蜜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中华蜜蜂文化,加快蜂蜜品牌商标注册步伐,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千阳土蜂蜜”品牌。第三是做好产品开发。突出精深加工,加快蜂蜜及蜂胶、蜂王浆等高附加值蜂产品开发,促进蜂产品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扭转低端发展现状,打造千阳高科技、高产量、高水准蜂蜜加工产业基地。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千阳县按照宝鸡市“中国·蜜都”的目标和要求,把中蜂产业作为全县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第一是加强蜂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蜂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建立千阳蜂业养殖培训基地,与森宝龙头企业和有关蜂产业技术单位合作,面对面、点对点对蜂农进行技术指导,引导蜂农科学养蜂,实现养蜂致富,积极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养蜂后备人才,扭转中蜂产业后继乏人的不利局面。第二是强化蜂产品技术服务。建立技术服务网络、开展养蜂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将引种、放蜂、转场、取蜜等生产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加大蜂业科技人才培养,加速蜂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第三是加大蜂业发展扶持力度。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蜂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蜂产品研发、蜜源植物保护、蜜蜂良种繁育等工作。对在全县从事中蜂养殖、生产、加工的经营主体,给予多方面支持,促进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在只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把产业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产业规划区域内的所有村、所有农户,进一步调动群众发展中蜂养殖的积极性,促进全县中蜂产业不断壮大,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鼎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