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夯实陕西文化自信基石、加速陕西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2020年3月,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组成调研组,就当前我省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针对存在问题,调研组建议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写进我省“十四五”规划,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时代站位,统筹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破解农村文化建设瓶颈。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亟待加强。农村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空心村普遍存在,现有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日常教育,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抬头、文化价值观念分化、“黄赌毒”现象杜而不绝、邻里关系不和谐问题多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多重因素导致文化阵地效能发挥不充分。部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存在选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设施被挤占等现象。尤其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因乡镇机构改革并入宣传科教文卫办公室或公用事业服务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严重削弱,文化阵地被挤占、挪用,缺乏文化专干,文化站功能发挥极其有限,个别文化站名存实亡。
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不够。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秀传统家风和乡风遍布广大农村,但囿于理念和利用能力的限制,部分农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得到有效挖掘整理,处于逐渐萎缩、消失和无人继承的境地。
四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活。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管理薄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人员落实不到位、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机制不成熟、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服务手段相对单一、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
五是农村文化融合发展不充分。文化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待提升,文化建设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程度不深。
对策建议
“十四五”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聚焦在“用好乡村振兴政策、破解农村文化建设突出问题”上,建设机制应该聚焦在“统筹资源、多向融合、做精做实”上。建议集中做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统筹引领,制定陕西农村文化建设“十四五”专题规划,为乡风文明建设指引方向。乡村文化振兴应该立足于城镇化发展趋势,但不能把城市中的文化内容简单复制粘贴到农村,要针对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的农村社会现象,研究制定农村文化建设政策,使城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互为补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通过系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解决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要树立规划的法律效力,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写入我省“十四五”规划,就是要制定出未来五年我省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重点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使之成为今后五年指导和加强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二是强化保障,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必要的倾斜,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将文化建设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大盘子,统筹安排,一体化落实。特别是要在省级层面建立统筹协调机构,自上而下利用政策带动、财政扶持、目标考核等措施积极推动我省农村文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三是注重保护,开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发挥传统优秀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积极作用。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发扬光大,让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社会治理经验成为乡风文明的有机组成。特别是要大力推广安康、渭南、杨凌等地建立村史馆示范点,以及铜川、安康等地乡村文化大院建设等成功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激发农村公共文化活力。
四是加快融合,推动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相统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发展。以农村各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积极构建“党委领导、队伍落实、群众参与”的动力体系,更好地统一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特别是要引导发挥好党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传递党的声音,占领文化阵地,形成文明健康的农村社会新风尚。
五是改革创新,实施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工程,激发乡村文化体制机制活力。更新文化建设理念,让乡村文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阶段的“第一公里”,践行“高者必以下为基”,以契合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重心向农村、基层倾斜和“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的要求;推动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乡村文化理事会,倡导基层民主,探索以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创新为抓手,扩大供给规模、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品质,实现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的有效对接。特别是要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将镇村两级文化设施的建设、维修和养护等,纳入财政预算,适当解决一部分基层文化活动经费,依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将农家书屋与基层图书馆、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互联互通。
六是做好培育,实施乡村文化“三培育”工程,实现乡村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培育乡村文化“自组织”能力,延续“自组织”优良传统基因,不断加强乡村文化的自我供给能力;培育乡村文化“内生性”发展动力,重新凝聚乡村社会集体智慧和力量,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培育乡村“文明生长点”,通过制度创新厚植沃土、通过管理创新广种良苗、通过服务创新提升品质,全面改善乡村文化发展生态。特别是要树立“挖掘本地资源、开放办文化”的思想,实现文化服务和管理人才的本地化,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大量非遗传承人、文艺爱好者和文化热心人,协助培训农村本土文化人才和文化能人,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待遇,打造一支“管得好、用得上、永不走”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