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婧
垃圾处理事关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建立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城市治理的“必答题”。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有效落实,11月24日,在省政协召开的对口协商座谈会上,多位来自相关领域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主题,与省住建厅、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互动交流。
今年以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通过调研、委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我省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对标国内先进省份的推进态势,我省垃圾分类仍处于起步阶段。”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周建功在介绍调研情况时表示。
面对分类投放尚未形成、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专业化分类收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前期调研实际,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做好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前提关键和基础。
一次上海探亲的经历,让“上海垃圾分类经验”在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吴敏霞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少量垃圾回收点,定时定点投送,专人指导监督,专用洗手设施……这些细节不仅让居民自觉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更让“冷酷”的行政行为多了一些人性化。她建议,我省垃圾分类也应在细节上多下功夫。
“既要有监督,还要有激励。”省政协委员侯建忠结合在德国的经历举例说,由于德国垃圾清运是由公共公司提供服务,会向市民收取一定费用,垃圾清运人员根据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实时评分,根据评分减免相应费用。“我省是否能因地制宜,采取减免物业费等形式,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他建议。
最近几天,记者在走访西安市景致雅居、风景御园等多个小区时发现,随着全省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深入,大多数小区干净、整洁,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垃圾不乱抛撒了,垃圾有地方去了,但如何把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省政协委员、省生态环境厅杨凌督察局局长冯永强认为,我省现阶段采取的垃圾后端处理中,填埋和焚烧模式都有一定弊端。
“我们不仅需要解决城市污染和垃圾围城问题,更需要引导和服务群众,要把比填埋和焚烧更有经济价值的垃圾分类出来。”冯永强建议对垃圾处理采取干湿分离方式,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再生利用,有效减轻垃圾焚化炉与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负担。
据了解,《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被纳入城市强制管理框架。
垃圾分类处理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城市建设发展,省住建厅副厅长刘浩表示,将结合省情、瞄准短板,在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总结推广经验、加快立法建设、规范分类作业流程、加强建设处置设施五方面着力,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作为全国16个千万级人口城市之一,我省垃圾处理得好不好主要看西安市。”西安市城管局副局长杨卫华表示,将加快城市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有效衔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让垃圾变废为宝。
……
“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但要落实好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要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省政协常委、人资环委副主任李敬喜表示。
“开局良好,势头喜人,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强调,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关系千家万户,重在习惯养成、分类投放和精细化处理,省政协将继续关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为推进我省垃圾分类处理广泛凝聚共识,为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