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我来!我来!”老师提问话音刚落,三名白发老人“唰”地举起手来抢答。
这是发生在西安交通大学老年大学中老年心理学课堂的“互动一幕”,执教的刘国平老师今年71岁,这门课程他已经讲了六个年头。
六年里,每周三到周五,他都要从早上8点讲到中午12点,紧张忙碌中他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快乐源泉是与心理学结缘的点点滴滴。
刘国平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工科生的他一直对人文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经常自学心理学书籍。2012年退休后,他决定继续钻研自己喜欢的领域,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2014年开始在西安交通大学老年大学教学。
“听了一年刘老师的心理课,我现在可以有效调整自己的心态,每天让自己保持好心情。”学员张薇今年56岁,过去几年被“退休综合征”困扰,常常闷在家里不愿和别人交流。如今,她每天早晨7点起床健身,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情也舒畅了很多。
为了使课程内容更贴近中老人实际,刘国平自己编写了教材,涉及家庭和睦、生活常识、人际关系等方面,融入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每一板块根据内容繁简设置了不同课时数。更贴心的是,刘国平还会在课堂上运用生动案例旁征博引,及时总结学员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答疑解惑,时不时冒出的几句话“玩笑话”,常常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活跃的课堂氛围、风趣的教学方式,让他教授的中老年心理学课程成了“爆款”。
帮更多老年人学会“放下”,学会感悟“乐观”,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刘国平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认为,关爱老年群体光有物质保障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去倾听、理解和呵护。
“在与学员们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亲子关系矛盾是引发老年人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刘国平说,“父母和孩子由于年龄阶段和观念的不同,容易产生心理隔阂,如果不及时弥补,会逐步导致关系的疏远,让老年人产生孤独、压抑等负面情绪。”
帮助缓和与儿女的紧张关系,介绍“隔代相处”的秘笈……在教学交流中,刘国平跟大家亦师亦友。
“我愿做一道光。”他说,希望通过心理课堂,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