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2020全国智慧康养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石松表示——
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健康养老服务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催生和加速了远程医疗、照护、监测等产品、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未来老年人的旅居方式,对老人的旅居、旅游、交流、文化创意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老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或将向强化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社会参与;强化家庭成员(特别是义务赡养人)的义务;强化院内、院外的双重管理和沟通协调;强化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的融合发展;强化医养、康养的协调发展;强化智慧技术的康复辅具、机器人等的应用;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联防联控等方向发展。
2020年既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也是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第20年。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发展到今天,我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或痛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居家养老服务的获得感不够强。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十三五”的重点,出了很多政策,进行了很多试点,各级政府也投入不少,但离我们的目标,离老年人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个差距主要表现在,现在大部分养老服务还是助餐、助洁、维修等专业性不太强的家政类服务。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专业性强的健康类服务,特别是能够提供上门的专业服务,比如上门打针、上门体检、上门护理、上门康复等。这些专业性服务目前还比较少,即便有,价格也比较高,老年人难以承受;第二个痛点是缺乏精神关爱。由于家庭小型化日益明显,独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高龄老人,他们出门很不容易。但现在,能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类的产品和服务非常少,不仅公共服务少,市场化服务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