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婧)9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年延安市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19.52万人告别“穷日子”,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从13.2%降至0.56%。实现整体脱贫后,延安健全完善十项长效机制,抓实抓好全国脱贫攻坚经验交流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对标补短”,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动态帮扶机制。通过常态化实时监测预警和运用市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分析预警,及时研判返贫致贫风险,今年以来,对边缘户489户1304人、脱贫监测户400户1161人,逐户逐人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致贫返贫。
二是健全完善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机制。持续发展长效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684个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光伏扶贫等经营主体带动4.7万户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78.18%。同时,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今年以来13个县市区举办地方特色小吃职业技能培训班40期,累计培训4000多人。
三是健全完善“三保障”巩固提升机制。精准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政策,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1+7”后续帮扶政策体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剩余在册贫困户4981户8544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全面达标。
四是健全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运营长效机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好更要用好,对9149.8公里通村公路、3429处饮水工程全部落实了县镇村三级管护责任,通过政府财政补助、社会资本投入、企业个人捐助、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等渠道拓宽经费来源,2019年以来,市财政落实安全饮水养护资金320万元、道路维护资金7194万元,确保了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五是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实施村集体经济重点村扶持行动、示范村培育行动、空壳村清零行动,全市1784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2019年有经营性收入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达1502个。
此外,延安还通过健全完善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扶贫资金投入及风险防范机制、驻村联户帮扶常态化机制、消费扶贫机制、扶贫资产运营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