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孙高菊
从昔日贫困户到今朝扶贫人,从解决自身温饱到托起乡亲们的致富梦……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安康市政协委员、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思兰靠奋斗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逆袭”。
“过够了穷日子,深知其中滋味,在有生之年,能力所及范围内,我能帮的就一定要帮,这是我的梦想。”8月16日,今年56岁的王思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因家境贫寒,17岁就只身外出到紫阳县城闯荡,扛过沙袋也背过水泥,所有的苦活累活都干过。“那时候,我就给自己暗自定下目标,将来一定要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帮助更多人摆脱穷困。”
在瞅准批发零售行业后,王思兰就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积蓄在县城街边搭建了一处小货棚,经营一些烟酒副食和日杂百货。从摆地摊到成立公司,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如今的“思兰商贸”已把触角延伸到紫阳的各个镇村。在紫阳,王思兰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在事业成功后,王思兰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诺言。紫阳县地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腹地,山大沟深,贫困群众多,为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从2016年开始,王思兰和她的“思兰商贸”一起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
“山里土特产多,如果想拿到县城卖,光是路费就要花掉几十块钱,成本太高,要脱贫,路得先畅通,怎样打通产销对接渠道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王思兰说。
2016年,紫阳县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此时,王思兰及时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利用思兰商贸作为紫阳县唯一一家电子商务服务进农村定点实施龙头企业这一优势,投资建设了紫阳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共建成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172个,成功打通了农村快递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农户在线上销售农产品,吸纳340余人就业,累计销售2000余万元农产品。
“乡亲们要脱贫,不但要创造外在条件,关键还是要激发内生动力。”长期生活在农村,王思兰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变“输血”为“造血”的重要性。她说,多数贫困户受自身和外在等条件限制,外出务工难度大,要真正拔掉穷根,就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家门口的脱贫致富。
为此,她殚精竭虑。在“百企帮百村”社会扶贫公益行动中,王思兰带领公司在所包联的紫阳县毛坝镇组建了“思兰硒源合作社”和“开心农场”,通过发展生猪、药材、茶园、观光桃园等项目,依托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在她所包联的349户在册贫困户中,平均每户实现增收2550元,辐射带动了周边40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经济效益逾510万元。
2019年,王思兰又在紫阳县城关镇、毛坝镇的四个村实施了香椿种植加工项目,免费发放香椿种苗46万株,带动286户贫困户种植香椿1260余亩,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保价收购等方式进行帮扶,贫困户年均增收3600元。“帮就要帮出成效,要让乡亲们真正感受到扶贫效果。”王思兰说。
教育扶贫也是王思兰帮扶工作的重点。据统计,截至目前,她共捐款51万余元,帮助103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圆梦大学。“山里的孩子想要飞出大山变身金凤凰,学习是唯一的捷径,只有不断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王思兰说。
“平时在哪儿能找到你?”“您来思兰商贸超市。”王思兰经常这样告诉想要见她的乡亲。超市人来人往,这里不仅是她工作常驻点,也是她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工作室”。
“平时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经常给周围的人说,有什么诉求和想法,随时都可以告诉我,收集整理好大家的意见建议后,我会尽快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王思兰表示,成为一名政协委员,不只是多了一重身份,更是拓宽了她为民服务、为民发声的渠道。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好政协委员这个身份,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结合自身特长,尽其所能为百姓谋更多福祉,为社会发展献计出力,为政协事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