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浩义
7月29日,在榆林市“99公益日”扶贫众筹动员培训会前,省慈善协会前往榆阳区慈善协会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检查了社会扶贫网建设情况,了解了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榆阳区是榆林市会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毗邻,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人口59.52万。这里曾是毛乌素沙漠的风口区,昔日黄沙滚滚,整个城市经常遭遇沙尘暴侵袭,经过多年整治,如今已是松涛滚滚的绿洲。
榆阳区慈善协会成立于2007年7月。13年来,共募集善款7218.48万元,设立永久性慈善基金500万元。协会现有工作人员10名,副会长2名、中层干部2名、6名公益编制。2020年抗疫期间,共募集款物563.3万元,其中善款279.23万元,物资折价284.07万元。多年来,区慈善协会积极实施教育扶贫、产业扶贫、设施扶贫、健康扶贫、扶孤助老、关爱儿童、慈善助残项目数百个,帮扶贫困人口近5万人(户),成为榆阳区社会力量扶贫的主力军。
一块慈善的沃土
“榆阳区是一块慈善的沃土,之所以成为沃土,关键是区委、区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说起慈善工作,榆阳区慈善协会副会长乔建平如数家珍,“区慈善协会成立时,区财政安排50万元铺底资金,并安排了办公用房和每年的工作经费;2007年开始,区财政将支持慈善助学的资金从50万元、80万元、120万元逐步增加到200万元;从2015年开始,区民政局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安排50万元,与协会联合实施‘救急难’项目。到今年,用于协会的福利彩票公益金又增加到180万元,其中100万元定向用于‘孝善’慈善项目,80万元用于‘救急难’项目;2018年,区财政为协会增加了6个公益性岗位编制,支持协会推广运行中国社会扶贫网,公益岗位工作人员每月2500元工资及社保均由区财政支付。13年来,由于党政重视、部门支持,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慈善工作的热情与活力,助推了慈善事业快速发展。”
打造募集新业态
近年来,榆阳区慈善协会不断创新慈善募集工作的方式和路径,打造了慈善募集的新业态。2017年,协会开始重视网络慈善工作。2017年“99公益日”期间,通过省慈善协会平台发布众筹项目,网络筹款33.5万元;2018年“99公益日”网络筹款35.8万元;2019年“99公益日”网络筹款142万元,其中“童享阳光”项目筹款122.8万元。从2019年开始,榆阳区慈善协会网络筹款已步入了常态化轨道。去年3月,在轻松公益平台推介“为绿色献爱心”项目,网上众筹30.7万元。今年又在省慈善协会“战疫天使守护计划”项目中发起子计划,众筹24万元。省慈善协会在支付宝公益平台推介“退役军人关爱计划”项目后,榆阳区慈善协会动员社会各界捐赠,众筹善款45万元。另外,还在支付宝公益平台发起了“给留守老人添顿饭”项目,两个月吸引86000人次爱心捐赠12.8万元。截至目前,榆阳区慈善协会已在网上筹款322万元。在今年“99公益日”网络扶贫众筹中,区慈善协会提早开始顶层设计、广泛宣传,区委、区政府印发文件动员社会各界开展网上扶贫众筹,召开社会各界众筹动员会,动员每个贫困村发起项目,争取在去年基础上实现筹款翻一番,众筹更多善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运行社会扶贫网
中国社会扶贫榆阳区管理中心是一间约100㎡的办公室,内设6个工位,全是从社会招聘的大学生。据乔建平介绍,2018年,区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将中国社会扶贫网在榆阳区的推广运行工作交给了区慈善协会,并从公益岗位渠道为协会增加了6个公益编制。协会承担其推广运行工作后,依托农村扶贫“四支队伍”,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注册,有效动员贫困户发布需求,努力扩大网络覆盖,不断提升帮扶活跃度。截至目前,全区在社会扶贫网已注册98959人,其中贫困户16615人;爱心人士注册82344人;发布贫困需求9293个,实现爱心帮扶对接9128件,对接成功率达98.33%。贫困户发布资金需求124件次,有效对接120件次,对接帮扶资金90万元。
慈善文化进校园
榆阳区第十六小学有36个教学班、2400名学生。2012年,省慈善协会实施“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以来,学校以慈善读本进课堂为载体,以日行一善为要求,实施“十个一”工程,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学生每周上一节慈善课、举行一次慈善主题班会、写一篇“善行有感”作文;学校每月举办一期慈善手抄报、一次慈善故事会、一次慈善讲座;每学期举行一次“日行一善”慈善演讲竞赛、组织一次慈善征文、举办一次慈善文艺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批慈善教育工作典型。9年来,学生日行一善做好事数十万件,师生资助贫困学生捐款近百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慈善教育项目优秀单位。
据区第十六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刘阿龙介绍:“实施慈善文化进校园后,学生们勤奋好学的多了,尊亲敬老的多了,上街做好事的多了,扶贫帮困的多了,学校多次荣获德育教学先进单位。去年,学校在网上发起‘童享阳光’众筹项目,全校师生捐赠12.6万元。下一步,学校将以‘十个一’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慈善教育质量,用‘爱’塑造学生心灵,用‘善’培养学生的行为。在做好本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将与鱼河峁小学结成慈善教育共同体,支援该校提高慈善教育质量。”
据乔建平介绍,目前榆阳城区的42所中小学校和20多所农村中小学校都和十六小一样,已开始实施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
建设千亩慈善林
出城向北驱车16公里,就是榆林市城区北部小纪汗林场的“榆林慈善林”。举目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株株樟子松挺拔而立,随风荡漾,散发出阵阵清香。
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告诉我们,“脚下的‘慈善林’是榆林市、榆阳区慈善协会联合林场共同建设的。从2019年开始,榆林市慈善协会每年出资10万元,区慈善协会每年出资8万元,计18万元购买树苗,每年植树200亩,目前已造林400亩”。乔建平说:“我们的千亩慈善林目前只建成了400亩,还有600亩,计划到2023年建成。”林场党支部书记王建东称赞说:“慈善会的千亩慈善林工程,不仅治理了荒沙,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起到了示范作用,这一工程实施后,不少机关单位、志愿者团队前来林场划块栽树,带动了社会力量造绿环保。”
共产党员做慈善
在返程的车上,笔者好奇地问乔建平:“你们慈善会就这几个人,咋干了这么多的事”?乔建平回答道:“慈善会是社会组织,政府不下达硬性任务,也没有考核指标,但要有一颗良心,全凭工作激情。我当民政局长12年,林业局长又干了6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退休后身体还好,不能在家里闲着,趁着身体还行,多干些善事,助力脱贫攻坚,这才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员应该做慈善,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些退休后的共产党员最好的选择。”
我又问:“您今年都64岁了,怎么对网络慈善这个新事物接受得这么快?”乔建平笑了笑说:“省慈善协会每年下来培训动员,苦口婆心,是一块冰也该化了。网络慈善打开了慈善募集的一扇新门,开创了慈善募集的新业态。如果还在行政区划内的‘一亩三分地’上打转转,只知道线下动员募捐,不会用互联网动员公众小额众筹,那就是落后守旧的慈善,难担新时代慈善工作的大任。”
说完这些话,车到宾馆他也下车走了,望着这位一米八几个头的陕北大汉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共产党员应该做慈善”“不会用互联网动员公众小额众筹,难担新时代慈善工作的大任……”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人生哲学的思考,也是新时代慈善工作的命题!(作者系省慈善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