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捐献珍藏书籍背后的朴素心愿:
“希望年轻人能放下手机回归阅读生活“
图书馆为李文德(右)授予收藏证    □ 记者 韩永国 文/图
  抗美援朝老兵李文德在战场的防空洞里筑梦文学,一生创作数十部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长篇小说《安吴商妇》。
  最近,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85岁的李文德老人向咸阳图书馆无偿捐赠十余部未出版的小说、影视剧本手稿和500多册个人珍藏书籍。缘何捐书?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爱上阅读,特别是年轻人能放下手机回归阅读生活。
  防空洞里筑梦文学
  李文德出生于河南林州一个耕读世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陕西中学;1950年参军入伍,同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转业到地方,先后在西安市第四区卫生所、商洛人民出版社、西北国棉一厂及媒体单位等供职,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当过兵上过战场,做过医护、工人、记者、编辑,干过营销业务员,在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履历中,他是怎样和文学结缘的?李文德说,他未满15岁当了兵,在朝鲜战场待了三年,历任护士班长、防疫员。那时,敌人的飞机满天飞,在一次防空洞作战休息间隙,他写了一首题为《敌机来袭》的诗,第一次投稿就在当时的《东北战士》半月刊刊登,这让李文德备受鼓舞,自此,他的文学创作热情就被点燃,一发不可收拾。
  笔耕不辍六十余载
  “写了一辈子,不知道写了多少字,写了多少书,也不知道自己咋就变成了作家、诗人。”李文德自嘲道。
  李文德从部队回地方工作,再到退休,60多年间,他笔耕不辍,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小说《秦野》,大卖45万册。而后,长篇小说《神城》《铁图前传》等,散文集《生命的乐章》《人在旅途》等相继出版发行,特别是长诗集《邓颖超》和《赵梦桃之歌》的问世,让他声名鹊起。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与王芳闻合著的长篇小说《安吴商妇》,唤醒了沉寂数百年的秦商文化。
  “《安吴商妇》从构思到民间搜集挖掘史料、提笔创作、反复推敲修改,写一节在杂志发一节,断断续续,用了52年才完稿。”李文德说,“文学创作没有捷径,有点像绣花,得一针一线绣,不停地打磨,才能有好作品。”
  为图书馆捐赠珍藏书籍
  在咸阳图书馆里摆放着李文德捐赠的500余册书籍,问起为何要一次捐这么多珍贵的手稿和书籍时,李文德沉默片刻说:“我年纪大了,身体欠佳,有生之年就想为社会再做些贡献。现在的年轻人整天抱着手机,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书,我想把最好的‘宝贝’捐给图书馆,让它们可以长久地发挥价值,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爱上读书。”
  “图书馆是收藏书籍、传播知识的重要平台,李老先生无偿向图书馆捐赠文学作品手稿和个人珍藏书籍,心怀大爱,高风亮节。”咸阳图书馆馆长何发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