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右)退伍时与青州市广播电台记者王龙泉的合影 198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张编辑和我约稿,说让我写一个军地军民共建的新闻稿,拟发头版。我接到约稿通知后,立即搜集素材。稿件完成后,赶紧骑着单车去报社送稿。张编辑接过稿件,看过标题就喊好:不错,《驻军某部被群众誉为好邻居》,题目贴切也亲切 □ 魏益君 从军四载,搞新闻宣传三年多。与驻地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新闻媒体,那些暖心的人和事,恍若昨天,温暖心田。
写稿投稿中,我认识了青州报社的几个编辑,其中与要闻版张中杰编辑的交往格外频繁。
记得我第一次去青州报社送稿,见到张中杰就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弄得张编辑差点也给我还礼。张编辑人很随和,看过我的几篇稿子,给我讲了一些该报的特点和版面风格,以及对稿件的需求。我后来给他们投稿便多了起来,最多时每期都有采用。
到报社次数多了,见面我再敬军礼时,张编辑笑着说,别再敬礼了,每回都弄得我不自在。听张编辑这样说,以后见面就不再敬礼,握手笑谈,相处自然。
198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张编辑和我约稿,说让我写一个军地军民共建的新闻稿,拟发头版。我接到约稿通知后,立即搜集素材。稿件完成后,赶紧骑着单车去报社送稿。张编辑接过稿件,看过标题就喊好:不错,《驻军某部被群众誉为好邻居》,题目贴切也亲切!
那年“八一”,市领导到部队走访慰问,专门说到了《青州报》发出的那篇稿子,说那篇稿子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希望多发些这样的报道。后来部队政委表扬我时,我真的好高兴,更感激报社的张编辑。
1990年春天,青州报社举行通讯员表彰会,我是唯一一个部队战士身份的通讯员,一身军装在会场上很是耀眼。
会后用餐时,我正好和张中杰编辑一桌,他专门向在座的通讯员介绍了我,面对那些比我资格老、年龄大的同行,我面红耳赤。
认识王龙泉,是在1990年元旦。
那年元旦前夜,部队和驻地群众举行新年团拜会,千余名官兵与驻地村乡亲们齐聚部队,共话军民鱼水情。震天的礼炮,灿烂的礼花,团拜会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结束后,部队政治处主任让我将团拜会的内容写成一篇稿子,送给地方媒体。稿子写完了,我却犯了愁:《青州报》不是日报,担心这样时效性强的稿子报社可能不用;而送给广播电台,元旦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值班?
当我抱着侥幸一试的心态来到市广播电台采编室,惊喜地发现还真有人值班。值班同志正在伏案工作,见我进来,忙直起身子,冲我友好地笑笑。
我将稿子递过去,他看过后大声地说:“原来你就是魏益君啊,真是久仰。经常在报上看你的作品呢!”
我也赶紧请教对方大名,他说叫王龙泉。其实,王龙泉这个名字我一点也不陌生,不仅《青州报》每期都出现这个名字,市报、省报也经常看到他的文章。
王龙泉个子不高,长得还有点土气,看似其貌不扬,但写出的文章情感细腻。那天,我们一见如故,交流了很多写稿投稿的事。分别时,王龙泉嘱咐我以后多给电台写稿,并笑着说电台也有稿费的。当晚,我那篇《焰火花开尧王山》的报道便在广播电台播发了。这以后,我给电台的投稿也渐渐多了起来。
那年“八一”前夕,我写了一篇驻地姑娘热心帮助解放军战士种菜的消息。《青州报》刚发出来,我就接到了王龙泉的电话,他说这篇稿子有深挖价值,拟和我联合采访,写出一篇更有分量的东西。
一天的采访,我那篇200字的消息稿被王龙泉拓展成了1500多字的人物通讯。两天后,通讯《村姑的心愿》被省报《农村大众》头版头条采用。之后,那位村姑作为拥军模范受到市政府的表彰。通过这篇稿子,我更加佩服王龙泉的新闻敏感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1年12月,我离开部队,告别了青州。退伍返回原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应该到市区看看几年来与我共进共勉、相互砥砺的挚友。在青州市广播电视局与王龙泉话别中,他特地把我送出广播局大院,在大门口我们拍下一张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