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满淑涵
2019年末,25家公司总资产6564.38亿元,净资产1912.6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61.24亿元,平均每家62.45亿元,为全国地方国企平均水平的41.99%;扣除非经常性因素影响,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1%,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34%……
6月18日,在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上,开场的一组数据勾勒出陕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骨架”。随后的150多分钟,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剖析数据背后的发展现状、困境和趋势,共同为陕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协商交流、献计出招,正如会议主持人、省政协副主席陈强提示的要“紧扣主题说明问题”,这场会议节奏感很强。
“上市公司不仅能为所在区域带来资本和产业优势,也是支撑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省政协委员、北京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行政主任张阳秋调研发现,陕西资本市场数量与市值规模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直存在数量少、市值低等问题。她建议,应把握资本市场变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双重历史机遇,聚焦主业、做强主业,用好市值管理工具,使陕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真正成为带动区域实体经济的“基本盘”,释放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队”,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新渠道”。
省政协委员、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巡视员张为和从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出发,结合所在央企的典型做法,分享了“宽带薪酬”试点经验。“一般企业技术人才的工资相对管理人员较低,而企业管理层级和岗位是有限的,导致员工晋升通道越向上越窄,特别是限制了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他说,“宽带薪酬”制度通过细分每个职级对应的档级并拉大薪酬浮动范围,使得员工即便职务没有晋升,只要在原岗位不断提升技能、改善绩效,也能获得较高的薪酬。“这样能够形成管理、技术、技能等多条职业发展通道,营造安心本职工作、潜心钻研业务的良好环境。”
国企改革换挡提速,混改是重头戏。“中国联通通过混改引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治理机制现代化和经营机制市场化,被视为央企混改的典范,还有云南白药、宝钛股份……”发言中,省政协委员,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冷劲松以生动实例说明推进混改、以混促改的重要性。他建议,对已经实施混改的上市公司,要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完善法人治理和授权经营机制,更多通过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义务,推动授权经营,有效发挥市场化机制的灵活性。
“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首先要引导股东结构多元化。”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季民认为,国企改革要避免“形似而神不似”,在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的同时,还要引进其资源、技术、机制和管理方式,扭转“一股独大”现象,尊重各股东的发言权。
“要充实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要抓好尾部公司,对症下药,集中监管资源关注高风险公司,提高质量下限”“要对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分类施策、逐企指导、力促上市”……中肯建议,干货满满,让与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不由感慨,这场月度协商座谈会“切口小”“把脉准”“很专业”“有质量”。
省国资委副主任韩绍安表示,陕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将围绕“理顺体制、完善制度、优化机制”三个着力点,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明确权责边界,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释放企业活力。
“股份制特别是上市公司是目前最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省政协常委,陕西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宏斌建议,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加重视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完善协调机制,降低企业改制上市和并购重组成本,把推动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上市作为重中之重,加速陕西科技资源产业转化,实现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