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斌通讯员李军张宏
“去年,肉品市场行情向好,180头牛卖了360余万元!”阮长江是南宽坪镇下锅厂村副支书,2017年,他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山阳县秦山绿缘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第二年,棚舍里就饲养了300头牛。
近年来,山阳县积极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和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创新金融帮扶、科技帮扶、营销帮扶的“三带三创”扶贫模式,以培育产业和就业为主,全面推广“扶贫脱贫互讲互评”和“四查四帮四强”经验,全县10万余名贫困群众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
“过去我是‘粮民’,家里到处都是粮食。现在成了典型的‘一介草民’,一年卖饲草七八万斤,收入近2万元呢。”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下锅厂村连九组的宁成武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增收致富,是因为下锅厂村建起了一个生态养牛场。
56岁的宁成武种了一辈子庄稼,他知道哪块地能长出粮食,哪块地只能种瓜点豆。“原来种一亩地玉米收入不到400元,现在卖饲草,每亩收入1800元,一根玉米秆能值1块钱!”说起现在的变化,宁成武脸上满是笑容。
去年,下锅厂村村民在阮长江的带动下,转变思想观念,一改传统耕作,将农田和撂荒地全部种密植玉米,户均增收1000元,养牛场收购饲草达600吨,村民仅此一项的收益就达30万元。
“国家政策太好了,我抢抓精准脱贫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养牛,不但自己能致富,还能带动全村群众脱贫奔小康。”阮长江原本在县城批发水果,受亲戚贩牛的影响,毅然回乡创办养牛场,“我们正在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鼓励群众种植、务工和参股经营,确保流转土地得租金、劳务得薪金、入股得股金。”
金明成一家有六口人,其中三人残疾,是典型的因病返贫户。去年,金明成被养牛场聘用,每月工资3000元。“要不是养牛场,我都不知道日子咋熬,现在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再加年底分红,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金明成说。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由于养牛场的建成,下锅厂村的贫困群众转身成为产业工人,去年人均收入8743.7元,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山阳县秦山绿缘生态农牧有限公司除了养牛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外,还流转土地1000亩,利用牛粪还田发展具有保健功效的神仙叶有机茶,预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100余人。
谋牛事,念牛经,发牛财。“今年,我们先行试点在五个行政村推广玉米种植,计划为养牛场提供饲草3000吨,预计群众收益150万元。试点成功后,将在全镇推广,支持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奔小康。”南宽坪镇镇长邓秀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