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力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丰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传递了引领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辩证关系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阐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清晰标定了秦岭保护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提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要求,明确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对陕西工作寄予厚望,进一步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牢记谆谆嘱托、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使命,埋头扎实苦干、绘就建设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人类的活动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鲜明阐释,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崇尚生态文明,妥善处理好生态与文明的辩证关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彰显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丰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是对“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内涵的诠释,揭示了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使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更加全面。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以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己任,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传递了引领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
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在发展上适当稳一点,也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这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红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更加自觉地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实现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这些精辟论断,既是对生态产品的准确定位,又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发展,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期待。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理念,“保生态、保民生”,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与推动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生态产品,顺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期待,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阐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生态问题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些要求都蕴含了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的科学思想。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对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认识,科学规划、系统治理,依法行政、整体推进,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保障生态安全,加大山河江坡综合治理力度,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清晰标定了秦岭保护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秦岭保护意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按照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要求,担负起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历史责任,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痛定思痛,警钟长鸣,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投身建设美丽陕西的伟大实践,切实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认真履行好职责,严厉打击秦岭区域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行为,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守护好中央水塔,早日实现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
(作者系省政协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