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把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
——安康市政协五届十六次常委会议侧记
  □ 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胡志强
  记者 唐冰
  近年来,安康市政协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市委打造千亿级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安康市丰富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有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自7月以来,安康市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座谈调研,赴外地学习考察,从不同角度选题切入,最终形成2份主题报告和18份交流发言材料。近日,市政协召开五届十六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审议《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助推安康文旅深度融合》《让“老”文化赋予旅游业“新”动能》2份调研报告。
   立足资源优势 推进旅游发展
  据了解,安康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955处,其中古遗址1205处、古建筑644处、石窟寺及石刻161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101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99;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47项、市级非遗项目209项。
  近年来,全市上下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特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聚力打造“秦巴明珠·幸福安康”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52家。
  立足安康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在抓好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移民文化、美食文化的挖掘利用方面,市政协委员王建表示,要立足“三大千亿级”产业项目,持续提升城市品牌IP传播力,驰而不息让城市形象的宣传“流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市政协委员刘仰建议,依托汉江水利设施及特色场馆,构建全方位水文化展览体系;不仅聚焦南水北调、水历史等核心内容,还要拓展至水生态、水科普、水产品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展示格局。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同步发展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又是推动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助推产业化 突破发展瓶颈
  安康地域文化融合了巴风楚韵和秦习蜀俗,具有“南北交融”“东西荟萃”“尚乐好逸”的“多元多态”的形态特征与“开放包容”的特征。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安康必须着力破解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瓶颈,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在打造文旅产业、推进资源整合方面,市政协智库专家余谦建议,打造一座城、一个景区、一个街区、一台精品文化演艺,增强安康文旅吸引力;以“项目+政策”,吸引高质量文化市场运营主体,盘活文化要素与文化旅游市场,做好文旅产业与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
  结合传统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发展,黄芳委员建议,助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向“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融合,在打造标志性饮食产品,特色化酒店民宿,故事性旅游线路,知识性、地域化文创商品以及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的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同时,还要建立市级旅游数字平台,实施安康智慧文化、智能旅游、数字文博、沉浸式文旅等数字化工程,让安康热门文旅路线及自然生态搭上数字化产业生态的便车。
  此外,还有许多委员围绕“旅游+”“文化+”以及盘活“老文化”、提升“新体验”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优秀文化赋能生态旅游,打造城市品牌,释放安康活力,助推安康打造“秦巴明珠·幸福安康”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些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因切合安康实际,赢得了阵阵掌声。
  此次专题协商坚持“小切口”,聚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协商议政,取得了预期效果。委员们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就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多做引导预期、增强信心的工作,推动各方共同探索全领域、全行业、全要素布局下的文旅深度融合之道,为安康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