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400多名台湾同胞参加黄帝陵祭祖典礼齐颂祭文,林文皓作为台湾青年代表领读祭文。 实习记者 马尤翼 摄 □ 实习记者 马尤翼 记者 满淑涵
在肃肃祖陵前瞻仰人文初祖,在考古图谱中溯源中华脉络,在地下军团前一睹大秦雄风……8月11日至17日,400余名台湾同胞参加“相约长安·青春同行”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系列活动,用脚步丈量“何以中国”,感受中华文明的时代脉动。
“衷心希望各位台湾同胞能通过此次活动,认识陕西、了解陕西,增进对大陆的了解和对两岸关系的正确认知,带动更多的同胞投入到两岸交流中来,做两岸交流的见证者、体验者、促进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添砖加瓦。”开幕式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马晓光发出积极号召。
溯本源 桥山沮水,华胄共仰。
“祖国统一,民心所向;民族复兴,大势之趋;同享太平世,共兴中华业。”8月12日上午10时,击鼓鸣钟、敬奏祭乐、敬献花篮后,400多名台湾同胞齐颂祭文,铿锵之声响彻黄帝陵轩辕庙上空。
作为领颂者,台湾青年林文皓目光坚毅、肃穆而立。“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黄陵,有幸在殿前恭读祭文,特别激动。”林文皓告诉记者,自己曾在2019年作为交换生在西安生活了半年,再度踏上这片热情的土地,倍感亲切,如今的他在厦门定居创业,身体力行为两岸青年交流发展贡献力量。
参加祭祖仪式后,新党主席吴成典内心仍久久不能平复。“我们要珍惜这段历史情缘,两岸中华儿女要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认为,祭祖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也蕴含着两岸同胞共创未来的希望。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先后有十四个朝代在此建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8月14日,台湾同胞前往中国首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从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角度探寻“何以中国”的具体形成过程。
了解到几代考古工作者们用众多考古实践揭开一页页溢彩华章,孙文学校总校长、两岸统合会理事长张亚中直呼“看不够”。“五千年从未断层的中华文明在这里可见一斑,感谢一代又一代坚守的考古工作者,希望更多台湾年轻人来陕西看一看,相信那一刻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触摸不同时期陶器碎片、近距离观赏被“打包”搬进博物馆的考古现场、体验蒲城洞耳壁画720度沉浸式互动……13岁的“台二代”李品如兴奋地在陕西考古博物馆里玩起时间“魔法”,借助数字技术唤醒千年文物的深刻体验让她寓学于乐。“我本来以为历史会很枯燥,没想到这么好玩!”李品如开心地告诉身旁妈妈。
追长安 追梦长安,不惧万里遥。
来到西安,怎么能不来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8月13日,烈日当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游客摩肩接踵,人气火爆。台湾青年张玉明举起手机站在一号坑前拍照不过5秒钟,便被人潮挤到一旁。
张玉明和身边同行者打趣道,“这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看来大家都一样,看到兵马俑都不顾所以了。”
“我看过很多发生在长安的影视作品,比如《大秦帝国》《周身如故》《长安三万里》,一直对西安心向往之。”张玉明曾在台湾省新北区板桥高中教书,2019年登“陆”在厦门工学院的艺术传媒学院从教至今,她说,最近正在追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行走在西安古韵古风中沉浸于唐朝故事时,不禁有种神奇的穿越感。
来自台湾省新竹市的刘尚廉对二号坑的“三军混编阵”情有独钟。
“透过兵马俑,我仿佛看到了昔日横扫六合的秦军。”刘尚廉说,二号坑里由骑兵、步兵、弩兵混合编组,战车首尾相连、军阵坚固,简直叹为观止。
今年72岁的刘尚廉在台湾从事独立导游工作,来陕这一路,他精神矍铄,挂着相机跑前跑后,不放过任何精彩瞬间,还自嘲退而不休,经常带队台湾朋友来大陆游玩。
“因为大陆的好风光看不完啊,这是我第一次来西安,百闻不如一见,我下次的导游‘踩点’路线可就有了!”刘尚廉兴致勃勃地说,自己之前带团去河南、山东旅游居多,但这次来西安后,每天忍不住把旅途见闻分享给台湾的亲朋好友,已经有好些台湾游客提前和他“预订”西安之行了。
盼相逢 跨越海峡,寻亲圆梦。
在8月13日举行的陕台文化交流周开幕式上,定居西安10年的台湾建筑师黄洁如见到了来自岛内的娘家人和发小邻居,亲切感顿时涌上心头。
“现在的我,已经完全爱上了这座城市,我想把在西安生活的真实感触讲给他们听。”黄洁如笑着分享说,自己找到了与西安这座城市同频共振的感觉。
从名不见经传的建筑设计师,到如今拥有自己的空间设计品牌,黄洁如把青春故事刻进古城西安的发展脉络中。“三秦最美家庭”“西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更为她平添奋斗动力。“我愿意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台湾青年了解真实的大陆,帮助他们适应大陆的生活节奏,增强发展的信心。”
活动中,一封家书也牵动着两岸亲人的心弦。
此次陕西之行对中华两岸人民和平交流协会副理事长强富翔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他终于踏上父亲生前挂念的故土,见到素未谋面的亲人。
强富翔的父亲1949年远走台湾,直到1989年才回到凤翔与家人团聚。但随着上一辈老人相继去世,原有的联系方式、通信地址改变,亲人间后来又失去了联系。
“我父亲生前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回到陕西找到亲人。”强富翔说,他的名字中有个“翔”字,是取义“凤翔”,也是父亲给他的根脉印记。
“没想到,凭两家人十多年前的一封家书,很快就找到了亲人。”强富翔得知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时,马上向有关部门表达了渴望亲人团聚的愿望,省台办立即着手帮助他寻找亲人。
8月13日,强富翔终于见到失联多年的表兄表姐,亲人们在台上热泪盈眶、感动相拥。“我们血脉相连,不管过去多久,这种亲情是割舍不断的。”强富翔说,他会继续致力于海峡两岸文化教育经贸交流合作,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