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满淑涵
7月26日,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57.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胡清升分析认为,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成绩的背后,有各项政策措施顶格落实、效应持续释放的信心决心,有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内外需求不断改善的坚实底盘,有就业物价形势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的民生暖色,更有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不竭动力。
发展基础稳中加固
分三次产业看,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756.8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914.6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585.98亿元,增长3.5%。
胡清升分析指出,三次产业运行“稳”,生产供给持续提升。
——农业生产稳定运行。夏粮单产292.03公斤/亩,创历史新高;蔬菜、水果增长较好;生猪出栏降幅收窄。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二季度我省工业生产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逐月加快的良好势头,能源工业持续较快增长,非能工业平稳运行、增长面达近7成。
——服务业加快恢复。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较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升温,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物流经济持续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4.4%,铁路、公路运输总周转量较一季度均加快;假期经济相关行业稳定发展,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4%。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随着稳就业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我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岗位供给渠道不断拓宽。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5.89万人,同比增长0.81%,完成全年任务的64.7%。
此外,民生领域财政支出也有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0.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3.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0.5%,均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发展后劲不断蓄积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能源工业持续较快增长,非能源工业平稳运行,重点产品稳定增产。
胡清升说,二季度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加力显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均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反超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1位,较一季度前移10位,供给端需求端均呈现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
透过数据看经济,多组数据印证陕西经济强劲动能——
市场活力显著增强。6月末,全省实有经营主体584.37万户,同比增长5.1%,其中,实有企业占经营主体的27.2%,增长6.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43个百分点。全省“五上”单位33093户,较上年同期增加2242户;其中,上半年新申报入库“五上”单位1398户,增加674户。
先行指标走势向好。二季度以来,陕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逐月收窄,6月下降0.6%,降幅小于全国水平。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高于去年同期2.9个百分点,市场信心稳固增强。
要素保障支持有力。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4.0%、16.0%、14.3%,均高于全部贷款余额增速,金融“活水”赋能经济稳健前行。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4.5%、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1.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5.1%。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
胡清升介绍说,上半年,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也有亮眼表现。苹果、茶叶、食用菌等8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打造,夏收油菜籽面积、苹果和猕猴桃挂果面积、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均稳定增长,园林水果产量增速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
服务业方面,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好于服务业整体水平。其中,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
胡清升进一步分析指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新一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单位继续扩大。上半年,全省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7%,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此外,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出口动力更趋强劲。上半年,全省出口额同比增长17.8%,较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9个百分点。其中,“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8.1%,汽车出口增长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