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秦瑶 记者 李荣
仲夏时节,秦岭脚下清姜河畔,在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的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宝桥)道岔车间里,焊花飞溅、机声隆隆,工人们迎战高温,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中铁宝桥建于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连续盈利45年。“老字号”国企缘何能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记者深入这家企业探寻答案。
紧抓机遇 与中国基建同频共振
中铁宝桥的前身是原铁道部宝鸡桥梁厂,从1965年启动选址筹备工作到1970年基本建成,宝鸡桥梁厂初创期“边建设、边生产”。
改革开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限制,不少“三线建设”时期的企业未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实现转型。然而,宝鸡桥梁厂从东北“转战”西北,立足西北“向东南、闯世界”,迈出成功转型与跨越式发展坚实步伐。
“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盈利并实现稳健发展,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我们抓住了市场机遇,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同频共振。”中铁宝桥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宗民说。
钢桥梁产品是中铁宝桥的“拳头产品”之一。在这一领域,中铁宝桥几乎参与了国内所有主要桥梁的建设,及时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收获了多个“中国第一”:
1970年,中铁宝桥建成中国第一座援建坦赞铁路桥梁,翻开了中国桥梁走向世界的第一页;1981年,中国第一座斜腿刚构薄壁箱型钢梁桥——汉江大桥钢箱梁诞生于中铁宝桥;1998年,中铁宝桥建造出跨海钢梁桥——汕头跨海大桥钢梁,标志着中国桥梁“海洋时代”的开端;2002年,中国第一座整体意义上的斜拉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钢箱梁在中铁宝桥生产;2018年,中铁宝桥参建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作为我国最大的桥梁钢结构生产商,中铁宝桥始终处于国内桥梁钢结构行业第一梯队。截至目前,累计建造钢桥梁1000多座,总重超过500万吨,49次跨越长江、27次跨越黄河、24次跨越海岛,大型桥梁建设总量居行业之首。
除桥梁钢结构外,中铁宝桥还有两个“拳头产品”——铁路道岔、新制式轨道交通设施。
中铁宝桥副总经济师于彬告诉记者,铁路道岔、桥梁钢结构一直是中铁宝桥的“传统优势”。上世纪末,我国铁路部门开始实施主要干线提速战略,此后高速铁路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期,中铁宝桥乘势而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道岔制造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左右。
科技创新 产学研深度联动
龙头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国内首组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350公里高速道岔、提速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均诞生于中铁宝桥,这是产学研合作的智慧结晶。
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2007年7月,中铁宝桥成立技术中心。2014年,技术中心被评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如今,该技术中心已成为支撑中铁宝桥创新发展的“孵化器”,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成果从这里走向生产一线、走出国门。
“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坚持‘1:2:7’的布局,即10%的资源用于前沿技术的超前探索,20%的资源用于公司下一代产品与技术的储备,70%的资源用于解决和提升当前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中铁宝桥副总经理严安宁介绍说,围绕“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并转化应用到生产经营中,这种“效益型创新”模式充分保障了主营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铁宝桥已形成以国家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为主要平台的协同创新机构。
在狠抓自主创新的同时,中铁宝桥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国内顶尖专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后劲。
“近五年,中铁宝桥投入的研发经费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重均超过5%,新品销售收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70%以上。”严安宁用这组数据为“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创新发展模式作了生动注解。
尊重人才 “真金白银”投入
依靠强大的技术力量,中铁宝桥参与的重点工程、科研项目先后七次问鼎国家科学技术奖,累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近80项,这些骄人成绩得益于企业“以人为本”的战略。
在李宗民看来,人才是中铁宝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企业而言,随着大量原创性技术和新型设备的广泛应用,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
上世纪末,由于企业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秦岭脚下,人员构成越来越局限于陕西及周边省份,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震动,也让管理层陷入深深的思索。
基于此,中铁宝桥着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学习、使用、激励机制,通过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等“真金白银”投入,让企业职工既看到了前途,又看到了“钱途”。
“我们现在每年投入到职工各类培训教育的经费达300多万元。”李宗民说,为畅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企业还建立完善了《中铁宝桥科技专家评选及管理办法》《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中铁宝桥科技创新成果激励办法》等管理制度,为科技人员专心搞研究提供了制度机制保障。
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如今,中铁宝桥有297人拥有高级职称,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为中铁专家。此外,还有1个中铁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包括机械、桥梁、电气等公司产品涉及的全部领域。
“我们的技术人员分为拔尖人才、二级专家、一级专家和首席专家。其中,首席专家工资待遇与公司高管一样,一级、二级专家工资待遇与公司中层一样。”中铁宝桥集团总工程师吉敏廷介绍说。
如今的中铁宝桥,在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拥有14家成员单位,生产的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辙叉、起重机械等产品畅销北美、南美、欧盟、非洲、西亚、东南亚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时代新机遇,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李宗民表示,当前,中铁宝桥又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他希望带领企业朝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不断前进,让中铁宝桥这个“老国企”不断焕发现代化企业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