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王关宝)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政协围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深入探索、深度实践,着力“三个加强”,进一步做深做实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建引领下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格局。榆阳区政协建立了“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委员工作室党小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关键少数作用,带动党外委员“动”起来、各界群众“融”进来,确保党建引领贯穿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要位置,建立以政协党组引领学、常委会专题学、政协读书会深化学、委员培训集中学、委员工作室交流学为一体的学习体系,引导委员领悟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提升履职本领;鼓励各委员工作室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委员讲堂、读书分享、座谈交流等宣讲活动,发挥委员自带“流量”作用,以群众听得进、易理解、记得住的“地方话”,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各界共识。
加强制度机制创新,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组织化、经常化。榆阳区政协建立健全委员履职考评管理办法、线上委员履职档案、常务委员述职等制度,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质效;制定出台《协商工作规则》,明确每个委员工作室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微协商”活动,助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制定委员学习培训规划,确保每位委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学习培训,要求委员每季度向所在专委会报告联系界别群众情况;积极安排委员参加党委、政府和政协机关各项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为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建立联系委员所在单位机制,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做到政协岗与本职岗“双岗尽责、双岗有为”;建立政协领导班子定期走访委员机制,走近委员、了解委员,增强委员对政协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加强平台载体搭建,拓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渠道。榆阳区政协按照政协机关、委员工作室、委员联系点“三个层面”,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搭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常态化桥梁,并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明确每个委员工作室都由1名政协领导挂点联系,专委会牵头指导协调、组织管理,试点在小区物业建立“政协委员联系点”,积极协调街道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助力解决小区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智慧政协”建设,建立线上委员工作室和社情民意信息平台,在线联系委员,反映意见建议,让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时刻在线”“永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