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航天泵阀:从“打破壁垒”到“国际首创”
  □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订单太满,车间放不下了,三期厂房还在建设中。”年将过半,在西安市高陵区一处厂区内,生产部经理林宗达指着停车场摆放着的油气集成井口设备向记者解释道。
  这些设备产自陕西航天泵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家以生产泵阀起家的装备制造企业,已成长为陕西油气产业上游一体化装备解决方案的龙头供应商。
  回顾企业发展历程,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领军者,省政协常委、陕西航天泵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忠灿道出企业成长扩张的秘诀:“靠科创引领市场,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一组阀门的荣光
  在航天泵阀一楼展厅“C位”,企业得以发展至今的“大功臣”——自主研发的一至五代紧急切断阀被集中展示。
  “紧急切断阀是一道安全防线。”林宗达说,一旦遇到油气泄漏等特殊情况,紧急切断阀可快速切断进油进气管路,从而预防事故发生,保护油气井、后端管线及相关人员安全。
  二十年前,由于技术壁垒,油气行业使用的紧急切断阀完全依赖进口。凭借家中两代人从事阀门代理业务累积的经验,林忠灿敏锐地意识到:只有掌握技术,才能拥有发展主动权,真正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2003年,陕西省航天泵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林忠灿组建团队并担任总工程师,专门研制紧急切断阀门。
  经过3年不懈努力,航天泵阀的初代紧急切断阀被制造了出来。彼时,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有油气企业购入一台国外产的紧急切断阀均价超20万元,而航天泵阀生产的初代产品售价仅为4万元,这成为公司迈向科技型企业的重要一步。
  2006年,航天泵阀获批建设陕西省特种阀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后,根据市场反馈和实际发现的问题,航天泵阀每三年推出一代紧急切断阀。时至今日,在油气行业紧急切断阀门细分领域,航天泵阀已实现核心技术100%自主可控,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达90%以上。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在油气紧急切断阀制造领域,国内市场出现了“友商”,试图“分一杯羹”。
  “我们的产品始终比别家更‘聪明’。”林宗达认为,自家产品之所以能赢得市场青睐,主要是因为不断打磨性能,在更新换代中保持“领先一点”,同时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五代阀门是航天泵阀投放市场的最新产品,曾获2022年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初代产品相比,五代紧急切断阀“砍掉”了长达几米的缓冲管线,所占空间压缩至不足一平方米,功能上也进步不少:过去依靠人力才能切断,现在已实现自力式机械式模式,并兼具安全切断、流量调节、远程控制、低温耐受等多种功能。
  依靠紧急切断阀门系列产品,2022年,航天泵阀入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第三批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
  在油气泵阀细分装备领域实现纵向长足发展的同时,航天泵阀把目光投向油气装备制造的其他环节。集团下辖子公司陕西航天德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起这一业务拓展任务,成为主营包括油气井口安全控制系统、集气站撬装、长输管线安全隐患处理设备、油气田增产设备、各类高中压阀门在内的油气输送与控制一体化集成装备定制与服务商。
  一条管线背后的行业革新
  一面专利墙,集中展示航天泵阀多年来取得的200多项专利成果。其中,最新技术成果“一种复合材料智能采油采气管柱系统”由公司首创,彰显了他们在“无杆采油”方面所作出的科技探索努力。
  长期以来,国内外主流的采油工具为“磕头机”。这种抽油机虽然使用广泛,但存在埋入地下的金属油管和抽油杆易腐蚀、结垢,井下温度、动液面等数据缺乏实时监控的短板。而航天泵阀研发的智能采油采气管柱系统则是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耐腐蚀、抗结垢等特点,其内置的信号电缆可实时监测井下数据、加热电缆能防止原油结蜡,且管柱连续作业效率更高。
  “有油田技术专家说这是‘陆地油田采油技术的一次革命’。”航天泵阀智能管事业部技术总监吴盼说,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管技术如能大规模使用,“磕头机”或将成为历史。
  如何以技术驱动引领行业革新?“好比我们得了慢性病,吃药只能缓解,起不到根治的效果。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研究行业痛点,找到‘根治’的办法。”林忠灿说。
  为了达到“根治”目的,航天泵阀将每年营收利润的4%以上用于研发,除拥有陕西省特种阀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在企业内部还设有航天泵阀试验中心、航天泵阀技术部,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60余人。
  面向未来,航天泵阀顺应大势,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之路上勇攀高峰:
  ——绿色理念贯穿制造生产的各个环节,优化工艺、降低单位能耗,获评工信部“国家绿色工厂”。
  ——工业机器人正在试验使用中,如进展顺利,将批量投入,实现车间自动化生产。
  ——正在筹建的能源技术研究院,将吸纳更多高校专家、高层次精英人才加盟,为攻克更多行业难题储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