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婧 李荣 张涵博 白瑶
洛川红富士、太白高山菜、紫阳富硒茶……这些在市场上享有盛誉的“陕字号”特产,皆出自“城尾乡头”的县域。
近年来,陕西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工程,有效推动其稳步发展、规模不断壮大。2023年,全省县域83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1.62万亿元,占全省比重提升至48%。
县域强则省强,县域兴则省兴。陕西县域经济如何接续破局发力?6月17日至18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西安召开,围绕“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突破发展”议题集思广益、协商议政。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谈到发展县域经济,省政协常委、西安市临潼区副区长霍炳男引用的这句网络流行语引发与会者共鸣。“我在福建、山东等省份调研发现,当地‘一县一品’特色突出。我省县域经济应如何突出亮点,切忌‘撒胡椒面’。”
一业引领,百业兴旺。霍炳男认为,要做好顶层设计,逐县分析、分类施策,形成“一县一品”。“以临潼区为例,应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以文旅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不断释放文旅融合发展倍增效应。尤为重要的是,在县域经济中,如果说县是枢纽,乡镇就是节点,要挺起乡镇‘腰杆子’,重点给予乡镇支持。”
“县域经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讲县域经济就不能回避城乡融合。”省政协常委、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说,县域经济的腹地在农村,县域经济发展要适应发展环境,着力重塑城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新型城乡关系。
张涛建议,要充分发挥好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促进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带动乡村发展。要统筹用好城乡发展的特色资源,面向全国、面向全球开拓市场,优化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在省级层面要严格规范且审慎对待县域产业园区及各类县级经济功能区升级工作,避免县区之间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农村越来越美了,但是人却越来少了,这个现象急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反思。”省政协常委、汉中市科协主席张汉文调研发现,一些“空心村”和撂荒地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沉睡资源”,而人口的流失问题也使乡村振兴面临严峻挑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张汉文为此建议,多措并举破解县域发展“人才困局”,打造“才尽其用”的广阔平台,优化县域人才政策和环境,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县域吸引和留住人才,让人才干事有舞台、有底气、有动力,形成“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良好局面。
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潜力。近年来,陕西坚持精准发力、靶向推动,出台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发展潜力、地域特点、区域功能等情况,83个县级行政区被划分为45个产业功能县、26个农产品主产县、12个生态功能县,引导县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还要在农产品的产业提升上下功夫。”省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白慧芳说,陕西苹果、猕猴桃、石榴等农产品数量虽多,但农产品产业仍旧停留在卖原果和初加工上,深加工规模不大、档次低、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白慧芳建议,做优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质,提升农产品整体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同时,要结合我省农业产业实际和发展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培育一批引领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省政协常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韩文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科创平台和专业团队的支持,县域在科创中往往面临着“有心无力”的窘境。
韩文霆建议,依托秦创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等新型科创合作平台,鼓励各地区企业共享研发资源,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推动科技成果在各地区特色产业中的应用和转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大对协同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跨地区合作,推动我省各地区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近年来,频频“破圈”的特色文旅为县域经济增添新活力。“去年,我在假期绕着沿黄公路自驾了一圈,沿途的美景和美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启发了我对县域文旅发展的思考。”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孙卫建议,应结合我省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县域文旅资源,通过轻量级运营不断创新和完善文旅产品和管理服务,让县域旅游处处开花、亮点纷呈。
蓄势腾飞正当时,同心奔向共富路。常委们表示,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多极带动、多维支撑、多元融合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地区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