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省政协“推进文化自信自立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专题调研报道
“旅游下沉”激发县域经济大放异彩

  □ 记者 刘凡銆  
  在汉江乘船夜游、在关山牧场欣赏特色演出、在石泉老街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在“人生”影视城进行互动体验……相比于“人从众”的热门城市、著名景点,当下更多人开始将目光锁定一些小城,催生县域文旅日渐火爆出圈。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尤其是县域旅游市场增长明显。  
  如何让“县域文旅热”成为旅游新常态?5月20日至21日,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立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议题,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委员、专家在西安市鄠邑区、周至县开展调研。  
  提升农文旅发展活力  
  层层稻浪随风涌动,阵阵稻香沁人心脾……西安市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地处秦岭北麓,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调研组在田园风情中体验农耕文化,探寻农文旅的发展“密码”。  
  只见稻田四周摆放着几顶帐篷、若干露营椅,时不时飘出几缕炊烟,游客们三两聚集,或拍照留念,或观赏水稻,玩得不亦乐乎。  
  “原先这里是一片荒草地,通过土地流转,被打造成一片集稻渔共养、荷花种植、农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曲水稻香农文旅田园综合体负责人马伶俐说,曲抱村通过把稻渔综合种养与旅游业态相结合,将荒地变成水田,在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致富的同时,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  
  “这里既能露营又能赏景,可以体验到最本真的田园生活,是都市田园样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妇联副主席孙维认为,鄠邑区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厚,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有天然优势和广阔前景。  
  孙维建议,要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积极利用本土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精品民宿、农事体验,推进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文旅发展活力。  
  以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集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园艺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植物园。初夏时节,园区内树木葱茏、绿荫环绕,各类花卉点缀其间,优美景色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只需用手掌匀速慢推滑轨屏,便可自动显示玻璃下方对应真菌的介绍视频,再用手指轻触屏幕中的植物名称,植物的生长过程便展现在眼前。在秦岭国家植物园科普馆,调研组实地体验了多媒体互动展项,了解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情况。  
  “科普馆分为大美秦岭、自然王国、秦岭印象等14个模块,运用现代多媒体、VR技术,为游客带来大秦岭全新的视觉、听觉、触觉体验。”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公司营销策划部副经理白夏说。  
  “科技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让文旅消费展现出新的魅力,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省政协委员、陕西正念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娜认为,只有努力将技术创新与文旅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  
  崔娜建议,应着眼新需求,以文旅新需求引导科技新供给,强化新技术、新材料在文旅装备制造中的应用,推进文旅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传统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进行智慧化再造,打造文化和旅游展示、体验、互动的新空间,让文旅资源得以多维、立体呈现,不断提升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  
  林景观赏、溯溪漂流、林间漫步……走进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满山苍松翠柏,绿意盎然的竹林尽收眼底。调研组通过实地参观、听取汇报等方式,深入了解楼观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这里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具有森林旅游资源优势、竹林景观资源优势、道教文化资源优势。”省政协委员、陕西强星志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说,楼观台人文和生态魅力浓厚,但还存在旅游产品内容单一、形式陈旧等问题。  
  李刚建议,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围绕“生态文化和道文化”核心品牌,通过对旅游要素的综合优化,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开发链,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调研组认为,要突出地域特色,认真梳理、深度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找准目标市场,精准定位,借助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在保护好村庄传统“肌理”的同时,融入特色文旅元素,开发更多具有体验感、互动性的旅游新业态,打造深度的游玩体验,并通过策划主题活动、创作短视频等引流,讲好“小城故事”,让县域旅游出圈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