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陕西发布首部“多规合一”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本报讯 (实习记者 李济朴 记者 李荣)“《规划》于2024年1月31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在编制过程中,着力做到四个坚持,是陕西第一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陕西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陕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5月2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解读《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天雄说,《规划》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其中,明确了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节约集约、高效发展,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品质发展的规划编制基本原则;明确了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西部)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地的战略定位。
  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优化,农业空间特色现代、多彩多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稳固,城镇空间魅力和谐、宜居宜业,文化空间特色鲜明、绚丽璀璨,基础设施安全顺畅、智慧共享,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规划》立足资源本底,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细化主体功能分区。全省划定耕地保护面积4327.56万亩,其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79.43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89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明确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不低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区三线”基本框定了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底线和边界,是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是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支撑。
  《规划》提出构建“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的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四区三带多远多园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两屏一带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一群一圈四级六城多镇”的城镇发展格局,“一河一脉、三区四带、两核七片、多点多线”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总体格局,实现陕西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优化。
  一群:即关中平原城市群。两屏:即秦巴山地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三轴:即包茂高速沿线发展轴、陕北长城沿线发展轴、陕南十天高速和汉江沿线发展轴。四区:即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黄土高原旱作区、关中灌区和汉江河谷盆地四大粮食生产功能区。五带:即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带、黄土高原果畜产业带、关中现代农业产业带、陇海铁路沿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
  刘天雄表示,《规划》强化空间分类管理,要求建设特色现代的农业空间,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和农村居民点布局,构建“四区三带多园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同时,构筑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筑牢秦巴山地和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屏障,推进关中平原生态安全带建设,完善河流绿色生态廊道,构建“两屏一带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此外,打造魅力和谐的城镇空间,保护底蕴深厚的文化空间,守护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构建“一河一脉、三区四带、两核七片、多点多线”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总体格局。
  《规划》积极贯彻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战略部署,充分衔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对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中包含文本、说明、图集、数据库、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等规划成果。”刘天雄表示,《规划》构建了要素支撑体系,实施自然资源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高效利用建设用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草地、湿地、水资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划分生态修复分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矿山治理,建设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