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杨卓
首席记者 唐冰
近年来,宁陕县政协坚持守正创新,紧紧把握时代新要求,精准聚焦发展新目标,积极构建履职新模式,推动政协工作在创新中发展,探索创新政协基层实践,真正想党委政府所想、扬自身所长、应民众所盼,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交出了一份宁陕答卷。
“走出去”调研增添经济新活力
宁陕县政协围绕生态旅游、农林产业、包装饮用水三大主导产业和重点问题,带领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背街小巷、村组院落开展调研,不断创新履职载体、拓展履职渠道,让政协协商从会场走向现场、从机关走向基层。
宁陕县政协积极配合省市政协开展“全域旅游工作”课题调研,分两批次组织县政协常委、机关干部30余人到浙江省考察,学习先进典型经验,拜会有关社团组织,邀请专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为县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在农林产业、包装饮用水产业方面,宁陕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产业发展一线全过程调研分析,下死功夫,啃硬骨头,形成一系列有深度、有广度的调研成果。其中,《宁陕县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获评2023年度全市政协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森林资源价值转换的调研报告》在《陕西政协调研》第五期刊登,并获得2023年全省政协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微协商”做实服务民生大文章
梅子镇的乡村民宿红火起来了,和谐小区自来水管道得到更换,迎宾大道变得开阔又平坦,永安桥廊道成为居民散步赏景的新去处……
自从宁陕县政协各专委会办公室积极搭建“移动协商平台”以来,协商平台从机关“搬”到了街头、“移”进了现场,大家面对面交流意见、委员与群众心贴心沟通,以“为民协商”为落脚点,力促政协工作贴近基层、提质增效,不怕“烦”不避“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去年,宁陕县政协共开展“院落路边协商”“田间地头协商”“企业厂房协商”等“微协商”60余次,助力疏通一个个民生“堵点”,真正让“微协商”惠及“大民生”,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通过“微协商”得到有效落实。
宁陕县政协出台的“微协商”等“五微”体系产生了“以小见大,微而不凡”的社会效应,成为探索破解“两个薄弱”问题的宁陕路径,《破解“两个薄弱”问题的宁陕实践》被省政协作为创新案例上报全国政协。
“树榜样”彰显人民政协新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宁陕县政协为130名委员建立了履职电子档案,对委员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加助推高质量发展实践活动等履职情况,进行全过程记录、全要素考核。
宁陕县政协要求委员和机关干部每年至少为群众做1件好事实事,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通过“微服务”架起干群“连心桥”、拉近干群“心距离”,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宁陕县政协倡导在政协内部形成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氛围,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模范委员,32名县政协委员获得省市县通报表扬,4名机关干部获得省政协办公厅、市政协通报表扬。其中,县政协常委黄清军带领县义工联合会,向5所学校共57名学生发放“作业本计划”助学金5.7万元;胡应兵委员为村民谋划民居改造;罗其明等驻外委员为宁陕在外招商引资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宁陕县政协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创新工作方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呼应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谱写了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