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康
读书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每年的新年贺词,透过媒体镜头看总书记身后的书柜,摆满了“文史哲”类书籍,细心观察会发现,每年书柜里的书籍名称会有变化,但不变的是总书记对书的“不解之缘”。
总书记倡导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结合读书心得,我认为有以下“五要”。
一要有好读书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爱好读书,才能被书所吸引,拿起书来就会神情专注,阅读得津津有味,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进入忘我的状态。否则,面对书本熟视无睹,拿起书来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读起书来味同嚼蜡,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
二要有读好书的抉择。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阅读完所有的书籍,挑选什么样的书来读就变得至关重要。挑选好书来读,犹如与良友相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好书犹如黑暗中的灯塔,照亮前进的方向,给人心灵上的启示,让人心胸变得“豁然开朗”。
三要有读书的好方法。“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读书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读书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在《训学斋规》里讲到,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即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要悟到。这三个“到”字发人深省,成为后世读书的准则。
四要读书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不去思考文字背后的道理,往往会掉进知识的“汪洋大海”,而找不到“东南西北”。如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题是一加二加三,一直累加到一百,问最后的总和是多少。如果没有思考明白连续自然数相加的“道理”,而是从左往右依次相加,很难想象能在短期内得到正确答案。
五要读书实践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中的知识,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理解得更加通透。我国古代“相马”专家伯乐所写的《相马经》中说:“良马额部隆起,目如青蛙,四个蹄子犹如垒起的酒曲饼。”有一天,他的儿子按照书上所讲的特征去“相马”,结果捧着一只癞蛤蟆回家,给父亲说自己“相”中了一匹良马。这个故事令人啼笑皆非,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让人深思。
书到用时方恨少,让我们捧起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沉浸其中,遨游知识的海洋,品味世间百态,感悟读书带来的乐趣吧!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