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彦伶
他坚守初心30载,以山为伴、以林为家,始终将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守护秦岭作为责无旁贷的重大使命,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西安市长安区秦岭保护局系统先进工作者、长安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西安好人等多项殊荣。他就是西安市长安区沣峪国有生态林场鹿角河管护中心站站长、秦岭梁管护站站长姚辉。
守山30载足迹遍布林场沟沟壑壑
3月13日清晨,秦岭山中飘着丝丝小雨,记者来到长安区沣峪国有生态林场秦岭梁管护站采访,同时也切身体验一下护林员别样的工作和生活。
身材清瘦,皮肤黝黑,步伐矫健,这是姚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因为是提前约访,姚辉早早吃过早饭收拾好背包,只待记者到来就带着准备停当的队员往深山里赶,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接过姚辉的背包,记者试着掂了掂,感觉沉甸甸的,里边除了装着干饼、水壶、头灯之外,还装着开展测量工作所需的各种工具。
姚辉为人热情,不时招呼着记者和随行队员需要注意的事项。据姚辉介绍,1994年,21岁的他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长安区沣峪国有生态林场的一名工作人员。1998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他再次转岗成为一名护林员,30年间,足迹遍布沣峪林场的沟沟壑壑。
“每次巡护至少需要行走二三十里,最近的地方能赶在太阳落山时返回管护站,远的地方巡护一趟至少需要四五天时间。”行进途中,姚辉指出远处的大山说,在日常巡护中,由于受工作环境所限,大家累了就在道边休息,渴了就喝点山泉水,饿了就吃些随身携带的干饼,天黑了就找废弃的土房子过夜。
虽然已是春天,但秦岭山中的气温依然很低,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冰雪尚未融化,远山重峦叠嶂、白雪皑皑。
巡护中,姚辉手拿砍刀始终行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其他队员紧随其后。“这把砍刀是用来修剪树枝的,锯子是对病虫害进行取样用的……”姚辉说,在日常巡护中,护林员不仅要巡查森林火灾、洪灾等安全隐患,还要对违规进入秦岭核心保护区的游人及时进行劝返。
以大自然为伴护林生活有苦有乐
“30年来,为守护秦岭这片绿色,姚辉带领队友们翻山越岭,踏遍了林场的沟沟壑壑,巡山护山;30个寒来暑往,1万多个昼夜更替,姚辉始终将巡山护林、森林防火巡查、秦岭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生物普查作为责无旁贷的人生使命。”熟悉姚辉的人常常这样评价他。
西安市长安区沣峪国有生态林场鹿角河管护中心站、秦岭梁管护站管护面积达7.2万亩,林区分布有冷杉、羚牛等上百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因管护面积大、游人活动频繁,管护难度非常大。
姚辉经常在巡护中发现,有游客违规进入核心保护区,他们往往需要对游客进行耐心说服并劝离,以保护秦岭生态植被不被破坏。在姚辉和队员们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如今前往核心保护区的游客逐年减少,这对于秦岭生态修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姚辉回忆,1994年,他刚到鹿角河管护中心站工作时,没电也没网,工作条件相当艰苦。结束一天的巡护工作后,他经常点上蜡烛,仰望着点点繁星与队友们聊天,随着时间流逝,大家也越来越热爱这脚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苦也有乐,彼此不分离。
姚辉把自己对护林工作的热爱传递给了队里的每一个成员,把大家紧紧拧成一股绳。今年37岁的张福生,2021年从部队转业到林场工作,正式成为一名护林员。提起站长姚辉,张福生说,姚辉很关心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尽管巡护工作很枯燥,但和他在一起大家心里感觉很踏实。“站长是个很细心又很有耐心的人,每年外业普查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新人讲解标本的选择、取样方法,一遍又一遍,直到大家都学会弄懂为止。”25岁的护林队员刘晗阳说,他从姚辉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是他让自己对护林员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看到生态好转再苦再累也值得
春寒料峭,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满山的树木挺拔矗立。
“随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如今的水更清了,植被更好了,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这都预示着生态环境逐渐向好!”说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姚辉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姚辉说,2022年,他带队在鹿角河管护中心站巡护时,曾发现一只体形硕大的狗熊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树上休息;2023年9月,他带队在黄羊坝巡护时,也曾发现羚牛的踪迹,还看到一群野猪正在山坡上“闲庭信步”;同年12月,在去西坪沟巡护的路上,他和队员还看到了金钱豹的身影,因为距离非常近,大家都很惊奇。
一晃30年过去了,时光也催白了姚辉的双鬓,让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姚辉说,“看到生态环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再辛苦也值了!”
采访中,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阵阵寒意扑面而来,却丝毫没有阻挡姚辉和队员们前行的步伐,一行人渐行渐远,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