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打造文化产业链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 西安市政协
  近年来,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园区基地、扶持企业发展、开展招商引资、组织重大产业活动、强化宣传营销等方式,全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737家,占全省的44%;实现营业收入693亿元,占全省的59%。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市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点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单位116个。
  存在问题
  (一)具体实践与殷殷嘱托的期待还有距离。近年来,西安市锚定“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奋斗目标,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持续用力,硕果累累。但相较于文化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文化产业较为薄弱,与兄弟城市相比体量偏小,还没有成为支柱产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殷殷嘱托,就必须立足“文化”这个西安最大的资源禀赋,勇于在文化产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
  (二)从文化优势到产业实力的路径还未打通。一是渠道不畅。文物资源承载着历史、蕴含着文化,是文化企业进行文化产品生产的源头活水,而这些文物资源归文物部门所有。由于文物部门的属性限制,造成文物资源在转化方面既缺乏动力又缺乏手段。二是活化不足。尽管文博部门通过多种手段不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但可移动文物展出比例低、文物景区(景点)开发不足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文化遗产参与多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助力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有限;文创产品原创不足、开发能力弱、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三是办法不多。西安市遗址众多,但整体利用效果不佳。四是效益不佳。大唐不夜城的火爆众人皆知,但大唐不夜城公司的经营效益却不尽如人意。五是深度不够。以唐文化为主题的文旅产业是西安市的优势文化产业,但在产业链延伸方面还有待提升。
  (三)结构比例与产业发展的趋势还不适应。一是文化制造业偏弱。在文化制造业的56个行业小类中,西安市有13个,覆盖率仅为23.2%,且主要集中在相对低端粗放的包装装潢及书报印刷2个行业小类。二是传统业态企业比重大。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技术进步,数字化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整体来看,西安市传统业态文化企业比重较大,普遍存在经营规模不大、业务领域单一、产业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三是龙头企业数量少。2022年,西安市规上文化企业中营收亿元以上企业121家,仅占全市营收亿元以上企业数的5.5%,且无营收超百亿元的文化企业。
  (四)体制机制与产业发展的需求还不匹配。一是统筹不够优化。在市级层面缺乏统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议事机构和协调机制。各级党委作为主管文化产业的职能部门,在管理文化企业中缺乏配置要素、统筹资源有限,缺乏专业管理队伍且越往基层人员力量越薄弱。二是服务不够贴心。对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外流和引进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平台不够给力。产业园区在辐射延伸和引领带动等方面的作用不够突出。作为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平台影响力小、活力不足。
  意见建议
  (一)坚持主导产业地位不动摇。作为文化大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不但能推动西安市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也有助于解决当前文旅融合发展中“流量火爆但效益不佳”的问题,形成以文化事业支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繁荣的局面。基于目前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体系,建议将会议会展、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统一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范畴,进一步提升认识、提高站位,以非凡的气魄和力度加快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争取使其早日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二)明确文化产业发展主攻方向。一是打赢“翻身仗”。聚焦“文化制造业”短板,瞄准产业发展趋势,下定决心、下大气力招商引资,引进从事可穿戴设备、沉浸式体验平台、文物和艺术品展陈装备、智能化舞台演艺设备等智能文化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同时建立全市具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文化制造企业清单,精心孵化培育,予以重点扶持。二是打好“优势牌”。立足我省文学基础厚实、影视人才突出等优势,围绕文博、影视、演艺、会议会展、数字文化等,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借鉴制造业产业链工作经验,建立市级领导领衔的“链长制”工作机制,在促进“链主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并形成产业聚集。三是打造“新高地”。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对接国家“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相关政策,创新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活化利用手段,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产业园,逐步呈现西安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展示窗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一是理顺管理考核体制。加强力量配备和工作协同,进一步理顺“党委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配置资源、文化企业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树立全市文化产业“一盘棋”思想,依据各区县、开发区的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优势,明确各自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差异化发展。二是破解事业属性限制。成立国有文博产业集团,将文博单位可用于经营的资产、资源和知识产权剥离出来,统一进行市场化运营,以企业化方式对文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破解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试点出台允许博物院、书画院等事业单位与文化企业合作的政策,解除文化事业单位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束缚。三是激发文化市场活力。继续深化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培育、支持和服务力度,不断激发民营文化企业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造就一批类似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的大型民营文化企业。
  (四)健全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机制。一是出台专项规划。在市级层面成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规划设计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政策支持、保障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指引。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与专业院校的联系,推动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培育文化产业发展对口、急需、适用的文化创意、文化制造、文化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三是加大基金支持。搭建文化金融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扩大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规模,推出融资租赁、股权质押等信贷产品,解决轻资产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我市现有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基础上,探索建立电影、电视剧等高投入、高风险、可能高产出类的文化产业专项支持基金。四是实施税收优惠。借鉴深圳前海等地区对文化创意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境外高端或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超过15%部分的享受减免等政策,增强对优质文化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五是搭建数据平台。加快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充分发挥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作用,通过对文化产权全流程管理,促进文化资源要素的市场流通,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六是加强产权保护。建立跨行业主管、审判、执法等部门的涉知识产权案件的协作机制,加大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为文化企业品牌创建、精品创作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