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清明习俗知多少?

  □ 王智 口述 实习记者 秦瑶 整理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清明节祭祀、缅怀先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诗经》中的“颂”,就是记录清明活动的最早文献,由此也证明当时的祭祀活动相当普遍。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太初历》,标注清明节气,指导农事,并将其纳入二十四节气。  
  祭祖扫墓的习俗最早与寒食节有关。初唐时期,寒食扫墓习俗就已风靡全国,不仅“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寒食上墓也蔚然成风。到了公元732年,唐玄宗下诏,“士庶之家,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大意为,各界人士都要在寒食扫墓,并列入国家规定的五种礼仪之中,并希望一代代永远流传下去。在唐代宗时期,还规定休假5日,“寒食通清明”。  
  唐代诗人卢象的“四海同寒食”和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等诗句,充分说明寒食和清明在唐代逐渐合二为一。随着社会发展,寒食节渐渐地融入了清明节,由于国家倡导、举国重视、上行下效,每到寒食清明,四野如市,家家户户提篮担盒、携纸将烛,此举成功地化教为节,沿袭成俗,成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不忘先祖先贤先烈、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节日和认祖归宗的纽带。  
  扫墓、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这些都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清明节和四时八节一样,离不开花馍,也离不开礼馍。陕西各地有专门用来上坟的馍,这种馍叫子推馍,也叫子福馍,馍很大,上面有石榴和寿桃的顶子,四面还有花边。民间有个讲究,祭祖结束以后,长孙要把子推馍从坟头上滚下来再吃掉,寓意沾先祖的恩德。顶部的花边象征着代代流传,也寓意给不愿意做官的介子推一个官帽子。  
  陕北地区还有一种小孩子最喜欢的一串一串的小花馍,这种小花馍多以十二生肖、小鸟、小花等为造型,陕北为此还有个专用名词,叫燕燕雀雀。每当寒食节、清明节,陕北群众都要蒸这种燕燕雀雀的花馍,蒸好后再用线把花馍串起来,中间配上大红枣、黑豆、高粱秆等,用五彩的穗子点缀其中,或赠送亲友,或挂在门窗上,或给孩子戴在双肩上,用以辟邪。  
  子推馍也叫子福馍,也叫坟春馍,这个馍馍有很多讲究。陕西洛川地区会做鸟蛇之形装饰的花馍,是因为相传介子推在绵山的时候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人们用鸟蛇形状的花馍来纪念介子推。在陕西合阳地区,人们还要做燕子馍、燕子窝、燕子蛋,大意为燕子思乡,燕通念,思念的念,以此来思念祖先、祭祀祖先。  
  在关中民间,有些村庄还保留着清明前后竖巨大的旗杆斗子秋千的传统,象征光宗耀祖。民间有个传统,过去只有取得功名的人家才可以在宗祠立斗子旗杆,立秋千往往需要百名男丁参与,最终竖起形成方圆百里闻名盛大的秋千大会。比如:蒲城县罕井镇西南村过去是20多年立一次秋,也叫缚秋,这种秋千会可不是每年都有,而是相隔许久,还要和清明祭祖和登录族谱家谱结合起来。  
  在渭南市富平县吴东村,把秋千称为无底鸳鸯秋,且必须在清明竖起;造型巧妙,可谓独一无二,其特点是无底且底座不固定。  
  每年清明节前后,华阴市孟塬镇司家村一年一度的祭祖秋千会,如同秋千嘉年华,秋千种类多达15种。据说,这都起源于民间生活和当地驻军的古代军体训练活动,如八卦秋、转轮秋、线轮秋等等。  
  富平县吴东村的“扶”秋千,一般有两架秋千,有时各村各组都有,是村里参与人数众多、规模极大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群众性活动。村里的男女老少齐上阵,上至七八十岁的老翁老妪,下到五六岁的孩童,都能在秋千上荡上几个来回。荡秋千的时候,整个秋千柱子会跟着晃动,这也是掌握秋千平衡的奥秘所在。  
  啥是“扶”秋,或者叫缚秋?缘于清明时节陕西渭北地区干旱少雨,先辈们为了祈雨,30多米高的秋千旗杆如司雨的龙一样,刺向天空,意为“一杆戳破天,甘露降人间”。随着社会发展,祈雨的初衷已渐渐淡化,现在人们荡秋千,更多是为了强身健体,丰富生  
  活,促进乡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