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打造养老“幸福圈”守护最美“夕阳红”
——铜川市政协委员聚焦优化养老服务建言献策
  □ 记者 蒋维博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享受优质照护服务,是近年来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关注点。
  今年,淡明华、南海、郭春丽、魏晓芳等铜川市政协委员着眼于细化完善本地养老服务体系出谋划策,就老年人食、医、居等“小切口”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
  让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
  安享幸福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淡明华委员说,老父亲八十多岁了,自己最操心的还是老人的一日三餐问题,“小饭桌,大民生”,这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的现实所需。为此,淡明华提交了《为老年人建设社区养老食堂的建议》的提案,为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建设鼓与呼。
  “养老食堂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基础餐饮服务外,还可以衍生出更多功能。”淡明华建议,增加养老食堂与老年人之间的黏性,比如设置阅读空间、活动空间等,使之成为老年人重要的社交载体,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应建立‘大配餐’机制。”近年来,南海委员致力于推动助餐服务这项民生工程在当地落实落细。结合工作实践和经验探索,她建议,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推动物流配送、蔬菜直通车等进社区,加快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医养结合用好“药王”品牌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指出,“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做实合作机制和内容”“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
  铜川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药王”养生理论系统阐述了养生长寿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是人们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至今仍有学习继承和借鉴的价值。
  郭春丽委员建议,弘扬“药王”文化,推动中医药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支持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加快培育连锁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康养产业企业。
  南海建议,用好“药王”品牌,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重点,积极研发中医康复器具。同时,探索医疗服务嵌入式等医养结合模式,通过日间康复、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康复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鼓励老年人走进养老院
  作为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铜川市构建起“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委员们调研发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老年人及家属对集中养老认识不足,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以铜川市耀州区为例,全区有农村幸福院97所、床位1000余张,共有五保对象577人,集中供养108人,集中供养率仅为18.7%。
  “开展走进养老院和试住养老院活动,让老人亲身感受养老机构的环境、管理和服务,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养老观念。”魏晓芳委员建议,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等活动场所,让老人享受集体生活,共同参与受众较广、易于接受的老年活动。
  一支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对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铜川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呈现出劳动强度高、年龄偏高、流动性高和岗位薪酬低、社会认可度低、学历技能低的“三高三低”特征。对此,南海建议,探索“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实习实训”四位一体培育模式,坚持待遇+晋升“留住人”。
  智慧养老是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趋势,委员们建议,积极开展数字适老化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保留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线下服务,配备智能穿戴等产品,形成“线上快响应、线下有支撑、服务零距离”的智慧养老新路径,让老人更多地享受智慧时代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