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奏响大唐遗音 一曲穿越千年
演出现场,观众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 记者 张璐 文/图
  2月9日晚,甲辰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东仓鼓乐社与西安交响乐团同台献艺,一曲《诗词长安》穿越千年,带领观众“重返”大唐盛世,也让西安鼓乐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
  西安鼓乐始于汉,兴于隋,脱胎于唐朝宫廷燕乐,经历安史之乱后流落民间,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尽管名为“鼓乐”,但它包含打击、吹管、弹弦乐器,各具声部和职能,被誉为“唐朝交响乐”。
  2月24日,恰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座无虚席。“咚,咚咚……”没有指挥,鼓声主导全局,东仓鼓乐社排演的唐代宫廷燕乐《鼓》缓缓拉开序幕。
  圆领袍、垂脚幞头,石榴裙、盘桓髻……23名乐师或坐或立于台上,手执笙、箫、镲、木鱼、琵琶等乐器,奏响曲目《朝天子》《落日满长安》等片段,将古韵融入故事,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展示了“千年音乐活化石”。鼓声如雷,笙声如诉,鼓铙相和,余音绕梁,唐代长安城的天才少年历经层层考验,最终成长为一代传奇鼓师。
  “研习鼓乐五十载!”西安鼓乐传承人、东仓鼓乐副社长赵筱民深深鞠躬并颤抖着高声谢幕,现场观众无不动容,场内掌声经久不息。
  “太震撼了,特别是鼓的部分,单靠节奏的变化和细腻的手法,就能演奏出那么丰富的听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来自福建的游客黄女士告诉记者,在春晚上看到西安鼓乐后,特意带着孩子来西安观赏这场视听盛宴。
  “春晚归来,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鼓》,春节期间更是一票难求,场次最多时要从上午10点演到晚上9点才能结束。”琵琶乐师田立立兴奋地说,“我们不觉得疲惫,反而感到兴奋,这代表着观众对西安鼓乐的喜爱。”
  “在最后的谢幕中,每位乐师大声报出‘研习鼓乐多少载’,我才意识到一项技艺的传承需要这么多年的积淀与坚持。”黄女士的儿子说。
  “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这是赵筱民传授给徒弟齐兴峰的第一课。齐兴峰研习鼓乐二十载,除了晦涩难懂的工尺谱,如何让西安鼓乐重新焕发生机,也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2020年,东仓鼓乐社入驻抖音直播平台,凭借出色的表演和对唐代风格的还原迅速火出圈。“前期,我们通过弹奏大家耳熟能详的古风歌曲,如《牧羊曲》《女儿情》,之后再慢慢引导,逐渐增加了《五色鸟》《霸王鞭》《殿前喜》等非遗传统曲目,没想到直播数据一点没掉,观众接受度极高。”在齐兴峰看来,只有观众愿意认识并走近西安鼓乐,甚至想要融入其中,才是传承与发展的真正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东仓鼓乐社拥有73万粉丝,浏览量超4亿。通过直播,乐社还推出一系列研学活动,开设非遗课堂,在传承人老师口传心授中,学生们从古老的音乐中感受到非遗艺术的魅力。
  唱响千年之华音,传承文化之经典。齐兴峰表示,下一步,东仓鼓乐社将努力走向国际舞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守住华夏正音,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