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委员 □ 记者 闫智 文/图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当下,文化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建设西部强省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省政协委员、陕西强星志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表示,在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凸显秦汉唐传统文化特色、打造培育顶级知名文博IP品牌和充分发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等优势特色资源等方面,我省与国内文化产业发达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热度“火爆”,一票难求,本地居民“进不去”,外地游客观看体验不佳。然而,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相比,我省还有许多“小”博物馆常常无人问津。
据统计,我省共有博物馆281座,其中非国有博物馆76家;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51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去年,我为10多家民营博物馆作过宣传,效果颇佳。我注意到,这些‘小’博物馆也有丰富的资源,但他们缺乏讲故事和宣传推广的能力。”李刚说,以唐三彩博物馆、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小雁塔博物馆为例,它们都颇具特色,其专业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一流,但在外省却鲜为人知。
此外,秦汉唐文化是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但目前秦汉唐文化资源发掘存在同质化严重、差异性不足、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特别是民营博物馆和文物点等单位多处于亏损状态,这对我们传承和发展陕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如何发挥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在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的积极作用?在今年省两会上,李刚向大会提交了《打造陕西优秀传统文化文博IP项目 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赛道》的提案。他建议,建立“陕西传统文化官产学研金文博IP产业联盟”,以省文旅厅为主导,在IP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并为联盟文物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构建良好的陕西优秀传统文化文博IP产业生态环境,是促进陕西文博IP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李刚希望,民营文博IP产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财政扶持资金、知识产权保护、税收等方面可以得到与国有文博IP产业一视同仁的待遇,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