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省民革:推动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 记者 满淑涵
   新闻背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陕西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覆盖省市县的陕西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数字“三农”协同管理平台、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天空地一体化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基本形成,数字农业农村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应用,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
  以科技为引擎,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农业农村基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省民革提交《关于我省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避免数字悬浮问题的建议》的提案,直面我省数字乡村建设短板。
  省民革在提案中指出,目前,部分基层单位技术治理手段和治理实践脱离,存在“数字悬浮”现象,如:斥资购买数字硬件、软件,建立智慧平台,但在基层治理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多用来应对上级检查,数字形式主义凸显。此外,数字化技术反向加重基层负担,村干部和村民数字素养不高,无法有效使用相应软硬件,反而需要在不同应用中花时间填写各种信息,存在较多错漏。更需要关注的是,各个基层单位采用的软硬件系统不尽相同,数字信息无法汇总形成平台治理效应,一座座“数字孤岛”形成共享共治壁垒,数据要素作用发挥失灵。
  省民革建议,循序推进基层数字治理,充分考虑基层人口、年龄和产业结构现状、治理需求进行采购,避免贪大求洋、造成浪费。制定全省统一的数字治理评估标准,包括软硬件设施的覆盖率、数据采集效率、社会治理成效等多方面指标,切忌快餐式数字化建设。
  针对微信小程序受众广泛的特点,省民革建议,整合乡村振兴类小程序,避免重复开发、多头采集。同时,从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出发优化程序设计,满足老年人需求,避免复杂多层菜单,降低使用门槛。
  数据孤岛如何打破?省民革认为,要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制定数据收集、编码、使用标准,实现全省乡村数据汇总,并进行有效匿名化处理,依法使用数据,动态监测治理情况。可设立省级数字治理技术支持中心,为各级政府和乡村提供技术支持、问题解决和培训服务,通过远程技术和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提供24小时服务,及时响应村民在数字治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