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委员参加、服务群众、辐射区域……近年来,西安市未央区政协徐家湾委员工作室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着力推动委员资源力量一步步下沉,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前沿阵地。
“我们希望服务群众近些、再近些。”徐家湾委员工作室联络员、徐家湾街道党建办负责人曹玉吉说,委员是一个个“点”,在与群众的不断靠近中听民声、解民忧,在亲密接触中“以点带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临近年末,寒冷天气夹着几分清冽。“别看现在清清爽爽,半年前可不是这样。”站在未央区保利梧桐语小区10号楼下,居民杨文梅说,半年前,10号楼二层因为有员工食堂,住在上面的居民都能闻到刺鼻的油烟味。
驻室委员陶政君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实地察看,发现这间员工食堂涉及的不只是环境污染问题。“手续是否合规齐全?消防设施是否配备?垃圾如何分类处理?”带着这些问题,陶政君撰写了社情民意信息,很快得到住建部门的回复。
“夏天没过,我们就把食堂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保利梧桐语小区物业经理葛春晖说,当时由于小区业委会尚未成立,导致物业与居民未能有效沟通,小区工作站帮助协调解决了一些问题。
把委员从街道办下沉至小区工作站,变“坐等来访”为“主动下访”,这是徐家湾委员工作室推动委员从“走近”到“走进”群众的创新举措。“几年前,我们就常态化开展‘委员接待日’活动,委员每周都在街办值班接待群众。”徐家湾委员工作室负责人、徐家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邱勇年说,如何让委员离群众再近些,是委员工作室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走近”到“走进”,让委员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地倾听群众的心声。
今年以来,徐家湾委员工作室探索落实“政协委员进小区”工作,把34名委员下沉至10个小区工作站,覆盖全街道29个社区(村),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委员就在身边,让委员服务群众零距离。
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委员们更加积极主动投身到履职为民服务之中。“我们主动走近群众,也方便了群众走近我们。今年我至少去了5次,次次都有新收获。”驻室委员车文梅常驻紫薇苑小区工作站,她说,到站里倾听群众心声,把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反馈给相关部门,在为居民排忧解难的同时,内心充盈着自豪感和获得感。
多收集民意,才能更好地精准服务。今年,仅围绕城中村改造,徐家湾委员工作室就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接通自来水、设置垃圾分类标识、合理设置路灯、规范商铺出租管理、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等19条建议。
从“走近”到“走进”,委员们在履职为民实践中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需。
7月初,一场小型幼小衔接家长咨询会在徐家湾街道西安印象社区举行。“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需要关注孩子身心哪些方面?孩子择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咨询会开始前,驻室委员、经开五小执行校长王媛媛和招生办老师向家长们一一介绍。
“一到毕业季和入学季,新生家长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为了帮助家长们舒缓情绪,我们结合委员专长,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工作,为从容迎接孩子升学做好准备。”王媛媛说。
在徐家湾委员工作室,法律界委员发起成立了一支30余人的“小蜜蜂”律师志愿者分队,每周组织志愿者接待群众,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医药卫生界委员主动援建卫生室,开展义诊进社区、进村庄活动;文化界委员发挥专长,主动为群众送对联……“以前老觉得政协很‘高大上’,现在发现原来政协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万科金域华府小区居民郝丽婧说。
从“走近”到“走进”,委员工作室拓展服务半径,引导委员们把援手伸向昔日结对帮扶的村民。
9月15日中午,蓝田县洩湖镇马王村十分热闹。在村委会门口空地上,老人小孩坐在临时支起的圆桌旁,桌上摆满了荤素菜品,中间是热气腾腾的火锅。
把火锅搬进大山里,这是徐家湾委员工作室的“保留节目”。“几年前因为扶贫来到村里,发现有大量留守儿童,担心孩子们营养不够,张大海委员就带头搞起了这个活动。”驻室委员陈媛说。
“吃火锅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为了陪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说说话,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温暖,能更好地健康成长。”驻室委员张佰尘说,走进群众、帮助群众、带动群众、影响群众,这是工作室委员一直在做的事情。
从“走近”到“走进”,服务群众渠道不仅限于线下。今年,徐家湾委员工作室开通了委员线上接待群众小程序,群众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和委员建立线上联系。委员将线上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后,再梳理分类报送至社区、街道相关科室和区级部门进行办理。
“我们在‘线上’‘码上’开展工作,其实就是‘秦商量’平台的一种再延伸。”车文梅说,让委员们履职渠道越来越宽、离群众期待越来越近,让协商民主的成果掷地有声,这是全体驻室委员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