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涵博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是中小企业中的优秀代表。近年来,我省以培育“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为核心,积极推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省有效期内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0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单项冠军和配套专家,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去年,省工商联通过调研发现,我省‘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产品质量好、竞争力强、市场份额高,发展潜力较大,但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省工商联秘书长王彩凤说。
基于对调研情况的跟进与思考,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工商联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建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好引导全省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促进这些企业高质量发展,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固链、补链、强链。后疫情时代,全省经济正在恢复性增长,想在全国乃至国际“大蛋糕”上做文章,就必须一如既往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进一步推动陕西在全国经济的争先进位。
“提案的4大项19条建议,对省工信厅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和启发。”近日,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康宁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针对提案建议,省工信厅迅速开展调研,大量走访企业,组织专家进行研讨交流,并经2次征求省工商联意见后作出正式答复。
良种还要沃土育。省工信厅多措并举优化提升中小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今年3月,全面升级建设“陕企通”平台,为全省市场主体提供“诉求、政策、融资、供需、培训、人才”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截至10月底,平台注册用户突破67万,发布政策4743条;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持续清偿拖欠企业账款;编制《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名录》,收录了655家中小企业,涉及汽车、氢能、电子等24条重点产业链近3000种主要产品。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以民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更加及时有效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成立于2016年的西安卓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骨科领域镁基生物材料及植入物的创新研发。公司执行董事肖杰认为,陕西作为科教大省,科技型人才众多,应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把科技型人才留在本地转化。此外,针对商业化人才较少的问题,应加大相关人才的招引力度。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抓手是人才。据悉,今年以来,省工信厅持续做好加强企业人才招聘引进、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畅通职称申报评审渠道等重点工作。其中,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人才招聘引进项目7个、人才培训项目27个,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员超过7.7万人次。
陕西华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宝兴认为,在政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之余,企业“末梢”仍存在执行难题,特别是融资方面仍主要依赖抵押质押,获得信用贷款的难度较大,“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扶持政策难以落地。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工信厅持续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产业链中小微配套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设立8亿元省级中小微企业银行信贷风险补偿金,开发推广“工信贷”产品,发布首批白名单企业1238户。截至三季度末,全省13家“工信贷”合作银行为省内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136.49亿元,平均利率3.58%。
“答复全面细致、针对性强。”提案单位代表王彩凤说。
“提案内容非常精准,其中的建议既是我们工作的短板,也是中小企业的期盼。让我们一起把陕西的事办好。”张康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