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商洛市政协五届八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侧记
  □ 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9月27日,在商洛市政协五届八次常委会议上,常委们面前摆放着两本议政交流材料汇编,共计16篇交流材料,汇集了市政协常委、市级各民主党派、专家教授和区县政协的智慧,主题只有一个——深入交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情况,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献计献策。
  会前,商洛市政协调研组认真学习有关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倍增计划等文件,并开展专题培训,深入洛南、镇安、商州3个县(区)走访工业企业15家,部分经济界委员围绕主题开展了自主调研,力求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分析透、把对策想明白、把建议提准确。
  加快转型升级扩大竞争新优势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
  今年,商洛出台了《商洛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6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科研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如何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调研组建议,扭住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突出抓好挖潜力、扩增量、增动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园区承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确保工业经济倍增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实施倍增计划,要摸清工业底数。”商洛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会副主委王宁建议,认真梳理商洛三大支柱产业和六条重点产业链上的企业,弄清“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问题,形成全要素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产业链条化发展路径图。
  丹凤县政协建议,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头部企业,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改造重组,发挥聚能带动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能力,扩大竞争优势。
  商洛市政协委员、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李秋霞建议,认真研究编制产业链图、招商地图、产业项目库、关联客户库、链主企业表、配套企业表“两图两库两表”,提升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精度,开展精准招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绿色智能叠加构建产业新体系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商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谋划建设一批含金、含绿、含新、含能的优质项目。
  如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商南县政协给出对策:严守“源头”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把“过程”关,把节能提效贯穿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严查“结果”关,实现落后产能应退尽退,倒逼企业节能改造或关闭退出。同时,对科技含量高、污染少、上税多的企业进行奖励,增强企业的荣誉感和竞争力。
  商洛市政协委员、镇安县政协主席杨清平建议,抢抓“双碳”战略机遇,依托商洛发展抽水蓄能的优势和丰富的钒资源,持续加快抽水蓄能电站、钒储能项目建设,打造“绿色能源基地”。
  “绿色食品产业是三大支柱产业链之一,在商洛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商洛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鲍东芳说,“要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抓好绿色食品产业的项目策划、招商和推进,让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商洛市政协委员、市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发春建议,坚持科技支撑,实施技术攻关,发挥好秦创原平台资源优势,鼓励支持企业、高校合建新型储能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集中资源开展新型储能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真正把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新格局
  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商洛建立了全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专班,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沃土”。
  商洛市政协委员、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石红菊认为,住房、教育、医疗等要素保障问题是制约企业招引人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改善周边设施配套情况,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最容易发力的地方。”商洛市政协委员徐祥勇表示,要在实行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等“快办”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好办”和“办好”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办事效率。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商洛市政协委员、市城投公司董事长叶春祥建议,加快推进市、县两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推广知识产权质押和动产抵押融资模式,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月”活动,为中小企业争取小微贷款、企业股权出质融资、中省预算内及专项债等各类资金。
  针对多数企业管理粗放、决策随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导致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的问题,商洛市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室主任梁鑫建议,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做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训工作,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能力,拓展民营企业家企业战略视野和创新发展思维,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大抓工业,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谋,政协将持续发力。”商洛市政协主席王宁岗说,要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继续为招商引资工作赋能,助力优质项目落户商洛。同时,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撰写提案、参与协商和调研视察等方式,持续关注工业经济发展及相关制度、营商环境、人才培养等发展要素保障,推动工业倍增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